|
武商考量
依托自营门店,提升毛利水平,这或许是武商集团应对市场下行压力的一个重要考量。
商业客了解到,武商集团成立于1991年,作为国内大型的商业零售企业,其主营业务包括购物中心运营及超市业态的商品销售。
首先,从购物中心方面,虽武商MALL、武商梦时代长期稳居武汉购物中心顶流位置,但在宏观经济下行与消费信心下滑的当下,集团仍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截至2025年中期,武商集团旗下拥有10座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约为227.2万平方米,自有物业建筑面积约218.1万平方米。
上半年,其购物中心营收占比仅19.93亿元,同比增长0.83%。
而2021年至2024年期间,武商集团实现购物中心营业收入分别达到34.60亿元、29.32亿元、32.00亿元、37.49亿元。
按此计算,购物中心的其单位面积营业额则从2021年的(同年购物中心总建面为132万平方米)2621元/平方米下降至2024年(同年购物中心总建面为227.2万平方米的1650元/平方米。
而2025年中期,这一数值进一步下降至877元/平方米。
显然,武商集团在购物中心方面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呈现逐步下降的态势。
其次,在超市业态方面,而2021年至2024年期间,该公司超市业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67亿元、32.03亿元、24.69亿元、20.66亿元,同比下降15.23%、2.85%、5.23%、16.33%。
2025年中期,其超市业态实现收入10.40亿元,同比锐减达到14.52%。
业绩下滑的同时,武商集团不断关闭旗下的超市门店,2024年全年,其共计关闭11家门店,2025年上半年其进一步关停7家门店,门店数量从最高峰的75家缩减至55家。
购物中心及超市业态出现疲软,武商集团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会员体系和自有品牌的打造,成为其应对市场压力的重要发力点。
不止是武商集团,近两年,越来越多企业发力自营品牌,比如,新世界百货接连推出“N+便利店”与“N+baby母婴超市”,印力在深圳打造了“Ambership安珀石美妆集合店”,北京悠唐购物中心开启了“悠唐概念U-CONCEPT综合概念生活馆”,珠江商管试水“幸福后安粉”……
市场人士认为,自营品牌除了解决主力店招商问题以外,能够进一步强化了商业产品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自营品牌能够与商业地产项目共同享受规模放量增长的红利。
不过,也有反对的声音。
以武商集团为例,其打造的“WS江豚会员店”对标山姆会员店,而目前,武汉已有4家山姆会员店,在山姆提前抢占市场的情况下,“WS江豚会员店”是否存在对垒优势?
而此次落地的“JIANG TUN BEAUTY”,同样与丝芙兰、屈臣氏、THECOLORIST调色师等美妆集合店分食市场蛋糕,“地头蛇”如何抗衡“过江龙”,仍需市场给出答案。
来源:观点网 龚丽欣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