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业消费频道 >> 正文
京东、美团、阿里之后,中百也卷起了硬折扣

  来源:观点网 邓棋中

  京东、美团以及阿里等电商巨头纷纷布局硬折扣赛道,不断挤压传统商超的生存空间,许多传统商超不得不跟着转型,加入到这场混战中。

  近日,中百集团宣布,中百超市将于9月26日同时开业51家硬折扣商店,主要分布在湖北核心区域,包括武汉13个区和黄石市。

  据了解,中百超市的硬折扣商店严格遵循“少而精”原则,每个品类仅保留1-2个头部品牌或自有商品,SKU控制在800-1500个之间,较传统超市减少70%以上。

  通过调查此次新开的51家硬折扣商店位置布局,结合中百集团旗下的“中百罗森”便利商店分布可以看出,中百超市计划打造1公里内的互补布局,便利商店侧重即时消费,硬折扣商店则满足批量采购需求。

  不仅如此,中百超市的硬折扣商店还将充分发挥本土化优势,聚焦健康消费的“百屿森”系列,通过联合湖北本地农户、老字号工坊等本地企业,开发有机蔬菜、低脂酸奶、非遗工艺豆制品等特色商品。

  此外,在中百超市51家硬折扣商店开业当天,中百集团旗下由中百仓储孵化、以'硬折扣+民生品类'模式进军零食折扣赛道、对标'零食很忙'等品牌的'小百惠折扣商店',其第二家门店也将同步落地中南拂晓城。

  据悉,除小百惠折扣商店之外,中百仓储推出的新业态还有FOODMART食品超市店及前置仓店。

  不同于互联网巨头们依托的资本和规模的优势,中百集团的主要优势是本土化和高效率。

  通过“优化布局+本土化商品”的策略,中百集团期望在京东、美团、阿里盒马等巨头混战的赛道中建立“本土硬折扣超市”的差异化优势。这也是竞争对手们短时间难以复制的优势。

  硬折扣江湖

  实际上,所谓的硬折扣早已不是新概念。据了解,德国ALDI、法国Lidl早已凭借“2000SKU、90%自有品牌、30%价格降幅”横扫欧洲,分别开出1.2万和1.4万家门商店。

  而中国市场直到2022年还停留在“软折扣”阶段,主要还是以临期食品、尾货、电商退换货为主,规模小、货源不稳。

  但在消费市场变化之下,硬折扣赛道近两年发展十分迅速。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硬折扣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

  而且就目前来说,根据贝恩公司研究报告,该行业在国内的市场渗透率仅为8%,远低于德国的42%与日本的31%。

  再加上消费者对“低价高质”的需求激增,硬折扣模式精准匹配当前消费趋势。一条高增速、低渗透、无绝对龙头的赛道,瞬间吸引了所有玩家的目光。

  当前,硬折扣赛道最受关注的就是京东、美团和阿里盒马这三家电商巨头之间的竞争。

  具体看,阿里的盒马系是入局硬折扣赛道最早的一个,8月29日,盒马旗下的平价社区超市盒马NB正式更名为“超盒算NB”。

  与此同时,盒马也宣布进入到加速扩张的阶段,17家新商店在苏浙沪10个城市集体开业,强势进入宁波等新市场。超盒算NB延续了平价社区超市的定位,主打“极致性价比”。

  据网络公开信息显示,超盒算NB采取小商店经营模式,主打社区小商店,线下门商店从员工工作方式再到装修风格,都遵循极简,能省则省。在选品上,遵循“宽类窄品”的逻辑,平均1500个SKU,同一类型的商品种类保持单一性,聚焦高频刚需商品以契合家庭日常消费需求。

  盒马的供应链逻辑是依托盒马鲜生产地直采体系,其自有品牌占比达到了60%,主要聚焦一日三餐、生鲜等高频场景,简单来说就是盒马用“小商店+生鲜+高比例自有品牌”切入社区,做的是“折扣版菜市场”,靠高频生鲜拉动复购。

2页 [1] [2] 下一页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