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职业餐饮网 张铎
近日,九毛九披露了2025上半年业绩,收入同比下滑10.1%,净利润进一步缩水13.7%。
半年之间,公司关掉了88家餐厅,占总门店数的逾一成,这是自上市以来最猛烈的一次收缩。自上市以来最激烈的门店一次收缩。
面对收入下滑、利润承压、同店销售全线告负,九毛九选择了“壮士断腕”:关掉低效门店、重塑现金牛“太二”、把供应链推向市场。
01
收缩瘦身:
关店88家,占比超10%
8月22日,九毛九交出了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营收27.53亿元,同比下滑10.1%;净利润5871万元,同比下滑13.7%;而核心经营利润的跌幅更是扩大至37%,显示盈利质量正快速恶化。
集团也被迫猛踩刹车。半年内,门店总数从807家缩减至729家,净关店88家,收缩幅度超过10%。与之对照,新开门店仅10家,且包含加盟或合作模式开出的店铺
关店的主要原因,是相关租赁协议与届满后中止,部分餐厅的表现为未如理想。这是一场主动的“瘦身手术”,把不达标的门店切掉,以减轻包袱。

这背后,正是同店销售的持续承压。2025 年上半年,太二同店销售下滑 19.0%,怂火锅跌 20.1%,九毛九餐厅亦降 19.8%。
而且这并非偶发,同店下滑实际上贯穿了整整6个季度——自 2024 年初以来,三大品牌同店销售始终维持双位数跌幅。

客流的流失被直接反映在翻台率上,上半年,太二的翻台率从 3.8 次降至 3.1 次,怂火锅从 2.0 次降至 1.7 次,九毛九餐厅则从 2.8 次降至 2.5 次。
店铺层面经营利润率方面,太二仍保持在 13.4%,相比去年同期仅下降 0.4 个百分点;九毛九和怂火锅则大幅下滑,分别从 16.9% 降至 12.7%、从 8.6% 降至 3.6%,跌幅达 4.2 和 5 个百分点。
尤其是怂火锅,客单价也从110元降到99元,集团仍在持续调整菜单及菜品价格。此前,怂火锅的客单价已经连续下降了4年。
九毛九的困境,正是整个中式连锁餐饮的一个缩影:消费趋紧、客流走弱、模型失速。关店不是终点,而是一次被迫的自救。
02
转型鲜活
太二新模型最高翻台8次
在九毛九的版图中,太二依旧是无可撼动的核心。2025年上半年,这一品牌贡献了集团逾七成营收,是名副其实的“现金牛”。
过去两年,太二尝试过多个“小修小补”:取消“只能四人以下就餐”的特殊规则,开放加盟,引入促销活动,甚至尝试外卖卫星店。
但这些举措更多是“战术微调”,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酸菜鱼品类红利见顶、消费者需求转向“鲜活、现做”的市场压力。
真正的转型节点出现在2025年3月。太二在广州三家门店启动“5.0鲜活模型”,在产品、场景和服务上进行彻底改造:
菜品从“酸菜鱼大单品”拓展为“活鱼、鲜鸡、鲜美牛肉”三大主打,并配合更丰富的热菜结构。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