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8月10日,“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话题登顶微博热搜榜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
近年来,社交平台上百果园时常与“高价”“贵”等标签挂钩,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认为其价格相比许多水果摊店,甚至商超要高出不少。
面对这些声音,8月8日,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发布视频公开回应。
余惠勇指出,“水果这个产品非常普通,但是真正了解水果的呢,非常少,我们仍然会坚守做高品质的。我要想给顾客留下一个便宜的印象是很容易的,因为它不同的品质差别太大了,哪怕外观同样的水果,有的时候差到四五倍。而且便宜的水果呢供大于求,但真正的好水果是供不应求的,也是它贵的一个原因。我们一方面呢,可以听到百果园太贵了的声音,但另外一方面呢,我们百果园有几千万的会员,如果没有一批真正认识到百果园价值的顾客,那百果园也就不复存在。”
他认为商业模式只有两种:“第一个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个教育消费者成熟,像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他并不清楚的所谓的便宜之类的,我们想告知消费者,最后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但是如果消费者不知情的时候,实际上他是无从选择的,他只能选择便宜,只能看价格。一方面我们认为还有空间在成本上继续去优化,能否再低一点的价格供应给我们顾客,但是我绝不在品质上做让步,除非我直接换品相,把品质做差一点、价格便宜点,但这不是我们要走的路。”
然而,这番关于“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言论一经发出,很快陷入了舆论漩涡。
网友反馈分化,一部分消费者认可百果园对品质的坚持,认为优质优价符合市场规律;但更多网友对 “教育消费者” 的表述极为不满,认为企业存在明显的傲慢态度。目前,记者已无法从余惠勇的社交媒体上找到该视频。
作为国内水果零售连锁的龙头企业,百果园目前已在全国布局超5000家门店。
财报显示,2024年百果园实现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归母净利润为-3.86亿元,而上年同期则盈利3.62亿元,这是近五年来百果园首次出现净利亏损。
与此同时,百果园线下门店数量也在不断收缩。
截至2024年末,百果园旗下门店5127家,较上年末的6093家,净减少966家,闭店率接近16%。
早在2023年中期业绩会上,管理层曾计划在2027年底即2028年初,在中国大陆开设1万家门店。如今看来,不仅扩张计划未能实现,门店数量反而减少。
其实,对于“好吃”和“便宜”之间如何抉择,余惠勇早在2023年度业绩会上就曾表态,百果园在市场传播这块,存在跟顾客之间的沟通缺失,“这导致我们在好吃和便宜中间摇摆,对我们影响较大,相信这次战略升级将成为新的分水岭”。2024年,百果园决定进行战略升级,要做高品质水果专家与领导者,明确战略要务是彰显品牌优质。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言论引争议 市值蒸发超七成、2024年由盈转亏 夫妇三年内分走近8000万
“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百果园再次卷入争议漩涡。
8月8日,公司董事长余惠勇发布视频回应“水果太贵”的质疑。他表示百果园不会迎合消费者,多年来一直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此言一出,迅速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不少消费者表示,百果园的产品价格偏高,却也没有相应品质,董事长的这种言论显得过于傲慢。
资本市场也迅速反应。8月11日开盘,百果园股价低开低走,盘中一度跌超7%。截至中午收盘,其每股仅为1.70港元,最新市值26.17亿港元,较2023年初历史高位蒸发72.4%。
事实上,百果园近年来的日子并不好过。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毛利7.64亿元,同比骤降41.9%;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3.86亿元,同比降幅达206.7%。值得关注的是,这是百果园自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录得年度亏损。
营收下降的核心原因在于门店和付费会员规模收缩。截至2024年底,百果园门店总数从2023年的6093家减少至5127家,净关闭966家,降幅达15.9%。其中,加盟店占比78.8%,报告期内数量减少779家,反映出加盟商在租金和经营效率低下双重压力下的退出趋势。公司会员数量从8390.5万人增至9074.3万人,付费会员人数却不升反降,由117.1万人降至85.4万人,折射出消费者付费意愿显著衰退。
利润端的亏损主要源于两方面。其一,毛利率大幅下滑。2024年毛利率仅为7.4%,而2023年为11.5%,源于公司下半年推行的“高质价比”战略,主动降低产品价格以吸引消费者,同时加大促销和会员权益投入。其二,费用刚性增长。门店焕新、数字化系统升级、线上线下营销投入等成本增加,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此外,关闭低效门店产生的资产减值损失也对业绩形成拖累。
水果零售产业素来具有链条长、高损耗、高成本等特点,市场竞争格局极度分散,百果园不仅要面对传统水果摊、农贸市场的竞争,还要应对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等新兴模式的冲击。2024年,受宏观经济影响,中国消费市场出现消费降级,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百果园的高溢价水果与大众追求的“质价比”需求不符,导致目标客群流向其他零售渠道。
不赚钱的窘迫现状,也让加盟商和公司总部之间隐秘的矛盾浮出水面。据公开报道显示,百果园经销商曾向媒体表示,加盟门店一天只能卖4-5斤的产品,公司却强制要求进货50斤,处理不了只能任其变质,而损耗的产品要到达30%才能上报总部。部分加盟商为了维系门店运营,要么使用腐烂水果制作果切,要么将隔夜水果存放冰箱后次日充当鲜果售卖,乱象频出对百果园品牌形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百果园累计投诉量高达2293条。
舆论危机之下,门店客流和产品收入进一步减少,租金和人工等固定支出却难有缩减空间,加盟模式基本盘被动摇,百果园最终陷入营收、净利双降的恶性循环。
尽管业绩不及预期、屡屡陷入争议,百果园2023-2025年依旧累计分红2.21亿港元。若按照2024年末的股权结构简单推算,创始人余惠勇和徐艳林夫妇至少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33.4%股份,这意味着二人三年内累计分走7381.4万港元股息。
与此同时,余惠勇作为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徐艳林作为总经理、执行董事,2023-2024年的薪酬水平均超过百万元,夫妇二人期间合计从公司领取薪酬426.3万元。叠加公司分红,余惠勇和徐艳林夫妇共将近8000万元落袋为安。
百果园董事长回应水果太贵:不会迎合消费者,在教育消费者成熟
来源:中国基金报
8月10日,话题#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登上微博热搜。8月8日,有媒体截取来源为“百果余惠勇”的一段视频发布,视频中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回应水果太贵称,“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我们想告知消费者,最后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
视频中,余惠勇表示:“水果这个产品非常普通,但是真正了解水果的呢,非常少,我们仍然会坚守做高品质的。我要想给顾客留下一个便宜的印象是很容易的,因为它不同的品质差别太大了,哪怕外观同样的水果,有的时候差到四五倍。而且便宜的水果供大于求,但真正的好水果是供不应求的,也是它贵的一个原因。我们一方面呢,可以听到百果园太贵了的声音,但另外一方面呢,我们百果园有几千万的会员,如果没有一批真正认识到百果园价值的顾客,那百果园也就不复存在。”
此外,余惠勇还提到:“我认为商业就两种,第一个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个教育消费者成熟,像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他并不清楚的所谓的便宜之类的,我们想告知消费者,最后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但是如果消费者不知情的时候,实际上他是无从选择的,他只能选择便宜,只能看价格。一方面我们认为还有空间在成本上继续去优化,能否再低一点的价格供应给我们顾客,但是我绝不在品质上做让步,除非我直接换品相,把品质做差一点、价格便宜点,但这不是我们要走的路。”
8月10日上午,中新经纬查看名为“百果园余惠勇”的视频号、抖音账号及抖音账号“百果余惠勇”,未发现相关视频。
在此前6月30日的视频中,余惠勇也曾回应“水果太贵”相关问题。视频中,余惠勇表示:“因为价格没办法降了,我们只能选择一部分产品,以更优惠的价格回馈顾客。我们现在也采取了各种方式,还得要在成本上尽量去管控。既然顾客有这个呼声,我们还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去降低成本,同时想尽一切办法去回馈顾客。”
2024年的财报显示,百果园实现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91亿元,而上年同期则盈利3.81亿元,这是近五年来百果园首次出现净利亏损。
中新经纬注意到,“性价比”一词在百果园2024年财报中出现了25次。
百果园在2024年财报中表示,2024年,公司零售事业群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门店运营效能及重塑“高性价比”用户心智。一方面公司通过战略性优化门店布局,集中资源支持优势门店,并系统性升级加盟商支持体系,推动门店整体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公司调整品类运营策略,在品质可靠性基础上强化价格竞争力,全力打造“高性价比”品牌认知。
此外,百果园在2024年财报中表示,自2024年8月,公司启动品类运营体系升级,基于消费者行为数据重构“强流量属性大单品”与“极致性价比应季品”,持续优化产品组合。
2023年1月百果园登陆港交所时,其市值一度高达94.74亿港元。截至8月8日收盘,百果园股价报1.75港元每股,市值为27亿港元。
百果园董事长“爹味”说教消费者,哪来的勇气?
来源:新浪财经 《BUG》栏目 刘丽丽
“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冲上热搜,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在视频中回应水果价格贵的问题,引发热议。余惠勇提到:“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绝不在品质上做让步。”
《BUG》栏目查询发现,百果园的部分水果价格确实偏高。以荔枝为例,在北京某百果园店的单价为每500克39.9元,而鲜果汇某门店的价格是每500克16.8元。百果园门店工作人员解释称,他们的荔枝甜度和味道比较好,都是经过检测的。但也有消费者表示,其实百果园的水果“又贵又不好吃”,“常买到坏或者不新鲜的水果,会员到期已经不续了。”
对于“教育消费者”的说法,很多消费者表示不以为然,“中年男老板这么喜欢爹味儿?吃个水果还要被人教育?”“属于得了便宜还卖乖”。
而百果园从2009年推出的“三无退货”服务,也被诟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到百果园问题水果退款的投诉仍居高不下。多位消费者在网络社交平台抱怨遭遇退款难。
有自称百果园加盟商的网友表示,去年开始,三无退货服务改为公司承担60%,其他由加盟商承担,而且是整单的金额利润全扣除,不是被退的果品利润,加盟商在亏损。
关于加盟商对消费者退款问题,百果园客服人员表示,公司确有退货补贴,是超过毛利的60%,这个标准是全国统一的。
财报显示,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2023年总薪酬109.7万元人民币,2024年总计薪酬101.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7.38%。
“质量参差不齐,哪里来勇气教育我们”
“月薪2万吃不起”“百果园随便买买,一百大洋就没了”,一直有消费者吐槽百果园的水果价格贵。
百果园真的那么贵吗?以荔枝为例,外卖平台显示,百果园目前在北京地区售卖的A级桂味荔枝,每500克价格在61.5元左右。
BUG栏目询问了百果园北京某门店,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店内桂味荔枝的单价是每500克39.9元。即使是这个价格,也比北京市场上其他连锁水果品牌店都要贵。

(百果园北京门店外卖平台的荔枝价格)
从外卖平台显示的信息看,鲜果汇北京门店售卖的桂味荔枝价格是每500克16.8元,切果季的精选空运桂味荔枝价格是每500克38元。
对于价格为什么比同行贵,百果园门店工作人员的解释是,他们的荔枝甜度和味道比较好,都是经过检测的。
但也有消费者表示,其实百果园的水果“又贵又不好吃”。
“2018年百果园心享商城试运营的时候,我作为忠实果粉成为了第一批心享年卡会员,然而今年心享会员到期我没再续了。你们可以不迎合消费者,但是请用心做水果吧,十年前百果园的水果品质是真的好,现在很难讲。”一位百果园老顾客这样评价百果园的变化。
百果园水果品质不稳定的问题也被消费者诟病。
“门店生意不好,产品滞销,常买到坏或者不新鲜的水果,会员到期已经不续了”“又贵又不太新鲜”“楼下有两家,水果基本上比超市贵,品质也差不多,基本上都去超市买”。多位消费者表示,“百果园的水果对不起它的价格”,“贵,但水果质量参差不齐,所以他哪里来勇气和资格来教育我们消费者?”

(网络社交平台上消费者的评论)
关于价格问题,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公开表示,商业就两种,第一个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不会去迎合消费者。
“我们想告知消费者,最后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如果消费者不知情的时候,实际上他是无从选择的,他只能选择便宜,只能看价格。”他表示,百果园仍然会坚守做高品质,便宜的水果供大于求,真正的好水果是供不应求的,也是贵的一个原因,“百果园有几千万的会员,如果没有一批真正认识到百果园价值的顾客,那百果园也就不复存在。”
余惠勇也坦言,还有空间继续优化成本,但绝不在品质上做让步,“除非直接换品相,把品质做差一点、价格便宜点,但这不是我们要走的路。”
而更多人对“教育消费者”的说法并不买账。
“中年男老板这么喜欢爹味儿?网友、消费者吃个水果还要被人教育?”有消费者表示,“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从雪糕刺客到红薯刺客,不想再多一个水果刺客!”
“没人喜欢被教育,消费者既然愿意在百果园消费,不是因为他们无知,是因为他们愿意选择高品质水果,这是部分消费者的独有的认知,也是个人经济实力的一种体现。”一位财经博主直言,百果园董事长“不会迎合消费者,教育消费者成熟”这类言论,让消费者听起来怪怪的,消费者已经愿意为高品质高价格买单,但商家却不领情,认为这是他们教育消费者的结果,属于“得了便宜还卖乖”。
有职业投资人表示,百果园董事长最近视频风格画风突变,一股成功学的味道,“我记得上一个说要教育消费者的,还是钟薛高……”
有些消费者直言,没觉得百果园的水果品质有多好,现在超市的水果又新鲜又便宜,还会迎合消费者。
“三无退货”退款难
百果园从2009年推出“三无退货”服务,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也多次公开强调“三无退货”服务——无实物、无小票、无理由。
今年3月,余惠勇在视频中再次提到为什么要做“三无退货”。他表示,最初的想法就是商家要对顾客100%负责,因为水果是非标品,是有生命的,无论怎么去把握质量,怎么去做品控,顾客买回家偶尔仍然会买到不满意的。余惠勇认为,作为商家应该负责,因为顾客花钱希望买到满意,无论什么原因,顾客最后不满意都是商家的责任。
“已经买回去了,甚至把水果都扔了,也没有小票,你要不要负责?要,因此才会有‘三无退货’,只要在百果园买,无论扔掉了还是没有小票,只要不满意,我们都给保障。”他表示,这是初衷,很重要的就是信任,因为对顾客有100%的信任,才可能去执行“三无退货”。
余惠勇强调,多年来实行“三无退货”,百果园并没有因此衰亡或倒闭,还不断发展,顾客是非常有良知的,百果园“三无退货”的最底层逻辑是信任文化,所以一定会把“三无退货”进行到底。

但是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到百果园问题水果退款的投诉仍居高不下。
也有自称百果园加盟商的网友表示,“加盟4年开了四家店,也一直在做三无退换服务,但去年开始公司改为承担60%,而且是整单的金额利润全扣除,而不是被退的果品利润,本来利润就非常低,压货坏货公司却不管。”该网友称,加盟商在亏损。

(消费者在网络社交平台曝光退款难)
据百果园官网,百果园(全称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于深圳,是一家集水果采购、种植支持、采后保鲜、物流仓储、标准分级、营销拓展、品牌运营、门店零售、信息科技、金融资本、科研教育于一体的大型连锁企业。
2023年1月,百果园挂牌港交所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后,营收增速骤降至0.69%,归属净利润增速降至11.88%;2024年的财报显示,百果园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91亿元,而上年同期则盈利3.81亿元,近五年来首次出现净利亏损。

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在香港上市的百果园集团的主要股东包括:宏愿善果、恒义利投資、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中金前海(深圳)私募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是余惠勇本人,持股24.1704%,其他股东包括:宏愿善果、恒义利投資等。其中,宏愿善果、恒义利投資的最大股东都是余惠勇的妻子徐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