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美团
最新消息也显示,美团旗下硬折扣超市项目已正式定名为“快乐猴”,预计于今年8月正式开业,首批门店规划在北京开设一家、杭州开设两家。从商业模式来看,“快乐猴”对标的是盒马NB,主打硬折扣策略,首批门店面积约为800-1000平方米。
作为本地生活版图的重心,即时零售正被美团赋予重任,要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一边提升用户端体验,一边激活美团本地生活商业的活力。
至于阿里,最新战略是将饿了么、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消除本地生活与电商边界,达成内部资源的深度协同。
而京东则先涉足外卖业务,后布局酒旅领域,还让京东物流投身于外卖配送服务,试图凭借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撬动本地生活市场。
另一边,抖音和快手这两大流量巨头,在本地生活赛道的发力同样毫不逊色。
抖音对平台佣金政策进行有升有降的调整,希望借此留住优质商家,同时筛选出能持续为平台赚钱的商家。例如,对新入驻的品牌直营商家给予2025年零佣金政策,服饰鞋帽类商家在2025年6月30日前入驻可享零佣金等。


图源:抖音集团微信公众号
快手2025年则继续把新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作为重点市场,依托新线城市用户消费力强、GMV 增速快等优势,吸引更多商家入驻,挖掘本地生活市场潜力。
从美团、阿里、京东,到抖音、快手,都在全力争夺本地生活这块大蛋糕。当下本地生活战场硝烟弥漫,小红书的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小红书也并非没有自己的优势,其少有的种草基因与独特的社区生态,或许会是其本地生活业务突围的关键筹码。
后续,小红书能否在与美团、阿里、京东、抖音、快手等头部巨头的竞争中找准定位、突围而出,值得持续关注与期待。
拿下本地生活,没那么简单
本地生活,从来不是块好啃的骨头。
这片万亿市场看似热闹,实则暗礁密布,即便是手握流量、资金与技术的巨头们,也各自面临着难破的困局。
美团作为深耕多年的“老玩家”,正遭遇增长瓶颈。流量红利见顶后,用户增长放缓,商家对佣金的敏感度却持续攀升,中小商户的流失风险加剧。
此外,下沉市场虽有空间,但低线城市用户价格敏感、需求分散,线下履约成本居高不下,与抖音、快手的流量掠夺战更是让其倍感压力。
抖音、快手带着内容基因闯入,却卡在了“流量转化服务”的闭环上。短视频和直播能迅速带火本地团购套餐,但核销率、复购率难以长期维持在高水平线,同时,线下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在新线城市扩张中,供应链和即时配送的短板也很明显,本地生活服务的响应速度暂不及美团。
阿里系的整合难题始终未解。饿了么与高德、支付宝的流量协同效率不高,到店业务被抖音分流,到家业务又难撼美团地位;而京东的短板在本地服务资源的密度上,尽管供应链优势突出,但线下门店覆盖不足,目前难以满足用户即时性需求。
小红书虽靠内容种草打开缺口,却因交易链路不完善,用户从“看”到“买”的转化始终较慢。如何在内容与交易、闭环与开放、社区调性与商业效率之间找到平衡,依旧是其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难题。
巨头们的角力,本质是对线上流量、线下履约、服务标准化的综合考验。接下来,谁能先破解这些困局,谁才能在这片红海中杀出重围。
来源:电商派Pro 李响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