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餐网 何沛凌
近日,大董餐饮集团董事长董振祥于“2025金梧桐中国餐厅指南·人气餐厅颁奖晚宴”致辞中首次披露,去年到今年大董一半的门店都在亏损,而在不断尝试新品牌模型后,有门店转型效果已经显现,甚至实现开业首月即盈利。
01
新模型落地,
大董如何逆境“做优”
作为中国高端餐饮的领军企业之一,大董餐饮集团旗下有“大董”“小大董”等多个品牌。
其中,“大董”以高端意境菜品牌形象获得了国内市场的高度市场认可,旗下“美·大董海参店(南新仓店)”是北京唯一一家同时获得黑珍珠三钻、米其林一星荣誉的餐厅。
小大董定位年轻消费群体,主打轻时尚、高性价比的餐饮体验,人均消费在150元左右。此外还有“董小味儿”“董到家”“大董·浣霞供”“千山万海·大董京鲁菜”分别覆盖休闲简餐、到家消费、高端火锅及地域菜系等细分餐饮需求。
“大董一半门店亏损”的消息一出,迅速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在6月28日三亚市商务局、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主办的第八届世界厨师艺术荟上,董振祥对大董品牌应对新时代挑战、积极转型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享。
董振祥认为,餐饮行业正处于“第四时代”:市场增速放缓、利润空间压缩、消费者更加理性。这个时代的关键词是低增长、高效率、价值回归与长期主义。身处这一新时代,品牌不进则退,也可能“回到原点”。
面对新周期,过去几年,大董品牌对旗下门店进行了系统性的模型重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安贞店、金宝汇店、阜成路店在开业首月就实现盈利。
董振祥用四个关键词来总结新模型的核心:面积、价格、产品、体验。
价格上,过去的大董品牌动辄人均四五百,如今重新梳理价格结构,做到“值得而不过度”,性价比可感;
体验上,不仅是仪式感的复现,更是一次动线、空间、服务语言的再造。今天的消费者要的是舒服、自然、沉浸,而不是庄严、高冷。
面积上,并非越大越好,而是“小而精”。大董品牌重新测算了坪效,削减面积,提升复购,小体量,高效益;
产品上,菜单要能体现“价值的对话”,比如保留了“鲜鲍鱼”系列,这不是噱头,而是让顾客知道——好东西依然在,只是做了结构优化。
02
模型店突围,
打通品牌升维新进路
大董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作为模型店的金宝汇店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据了解,金宝汇店2009年6月16日入驻北京灯市口金宝汇购物中心,地处北京核心历史文化街区,与总理衙门旧址仅一楼之隔。早期定位为偏商务宴请风格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主题饭店。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