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职业餐饮网 小鱼
曾经的“冰激凌爱马仕”,卖不动了!
近日,“哈根达斯中国业务可能被出售”的消息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尽管母公司通用磨坊以“对谣传不予置评”回应,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增长乏力已是不争的事实,甚至一再于业绩发布会上被“点名提及”。
据悉,哈根达斯在中国的店铺客流量持续两位数下降,这也直接导致了门店业绩不佳。通用磨坊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公司净销售额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4亿元),同比下降5%;净利润6.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86亿元),同比下降7%,其中中国所在的国际市场净销售额同比下降3%。
与此同时,门店数量也大幅收缩,截至2025年6月,其内地门店仅剩250余家,较巅峰时期的400多家缩减近半。
哈根达斯走下神坛的背后,既折射出消费市场趋势的变迁,也是企业变革与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之间艰难博弈的缩影.........
01
客流下降、业绩下滑、门店收缩......
哈根达斯卖不动了
1996年,哈根达斯在上海开出中国首家线下门店。彼时中国职工月平均工资仅500多元,其单球售价却高达25元,从一开始就锚定高端市场。
凭借红金为主的门店装潢、黄金奶源与比利时巧克力等进口原料,以及绑定爱情的营销策略,哈根达斯迅速坐稳高端冰淇淋市场。
此后的十余年间,哈根达斯在中国市场飞速发展,门店不断扩张到全国一线及新一线城市。
通用磨坊财报显示,2006年至2015年,哈根达斯在中国市场销售额的复合增长率达到33%。2017年更是迎来巅峰时刻,哈根达斯高管曾对外表示,“全世界总共有六七百家哈根达斯线下门店,仅中国市场就占了400多家”。
不过,哈根达斯的高端雪糕路,并没有走得一帆风顺。入华二十多载,哈根达斯的“中年危机”也提前到来了。
在业绩方面,近几年来,哈根达斯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出现下滑,由2019财年(2018年5月28日至2019年5月26日)的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33亿元)销售额,不断缩减至2024财年的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32亿元)。
在门店数量方面,2023年至今,哈根达斯陆续关闭了中国市场的数家门店,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的标志性店铺陆续撤场,泰州、南宁等城市的哈根达斯门店甚至已经无迹可寻。
截至2025年6月,哈根达斯在内地的门店数量仅剩250余家,与巅峰时期的400多家门店相比缩减了将近一半。
通用磨坊董事长Jeff Harmening也公开承认,中国消费者减少了外出就餐的频率,哈根达斯在华的店铺客流量出现两位数百分比的下滑。
近日,“哈根达斯中国业务可能被出售”的消息引发行业的广泛关注。据消息人士透露,若出售计划推进,相关流程可能于今年启动。目前与相关资方的谈判尚处于早期阶段,不排除最终放弃出售的可能性。
面对增长难题,哈根达斯并非无动于衷,而是采取了一系列自救措施。例如,通过降价促销吸引消费者,其经典六杯组合装在电商渠道的折扣力度甚至超过五折;渠道方面,它走出专卖店,进入全家等便利店等零售渠道,同时拓展多个电商多渠道。
不过,哈根达斯这些自救举措能否助其走出困境,仍需市场给出答案。
02
曾经“高不可攀”的哈根达斯,为何风光不再?
从巅峰时期的全国400多家店的布局,到如今多地店面的集体关闭。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