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疆拓土。
进入中国市场接近三十年的达美乐,进入了快速扩张的黄金期。
一季度,达美乐中国新开门店97家,新开、在建及签约门店达到全年目标61%。
截至一季度末,达美乐中国门店达到1031家。
作为达美乐在中国市场的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1405.HK)(下统称“达美乐中国”)自2023年完成港股上市来,开启了加速扩张模式。
2024年达美乐中国门店总数达1008间,净增240家门店,其中220家来自京沪以外新市场。
虽然并未放弃对全自营配送模式坚持,但达美乐中国以“新增市场门店火热”为由,并未开放部分新市场门店的外卖配送。
变相放松了“30分钟必达”的自我要求后,达美乐中国正在有望走出四年亏损10亿元的泥潭。
2024年,达美乐中国营收同比增长41.4%至43.14亿元,净利润0.55亿元,扭亏为盈。
以2024年销售额计,达美乐超越尊宝披萨,成为中国内地仅次于必胜客的第二大比萨品牌,而中国也是达美乐门店扩张速度最快的市场。
走出京沪后,达美乐中国会迎来一片新天地吗?
自配送的标签or包袱
不同于定位家庭欢聚场景的必胜客,达美乐以外送见长,承诺“30分钟必达”。
达美乐中国门店面积大多不足150平方,留给堂食的位置只有一半,过往七成收入由外卖贡献。
肯德基、麦当劳虽也建立了独立于第三方平台的配送体系,但采取了合作外包的模式,而达美乐中国则雇佣了大量专职骑手。
这本是与母公司自营配送保持一致的“执念”。
但在第三方配送发达的中国市场,这种坚持不仅没能体现出优势,反而显著抬升人力成本。
巅峰时期,骑手比例接近员工总数的一半,员工薪资占比则逾四成,远超必胜客同期的不足三成。
高峰时期,门店员工甚至需要充当骑手角色,以至于面对极端气候还不得不关闭接单系统。
“30分钟必达”的承诺更将门店的配送半径限制在1.5公里。想在有限人力下覆盖更多客源,达美乐必须持续开店。
但店开了不少,钱却没赚到。
2020年至2023年间,达美乐中国累计亏损近10亿元。
品牌的发展空间还被限制在了北京、上海两大一线市场。
2022年起,决心走出京沪的达美乐中国策略改变,减少甚至不开通大部分新拓展地区的配送服务。
由于自营配送比重的下降,外卖配送收入贡献由2023年的59.2%降至2024年的46.1%。
同期,达美乐中国的薪酬开支占比降低3.6个百分点至35%。
这也让过去外送撑起的高客单价难以维系。
过去一年间,达美乐中国客单价由86.8元下滑至82.1元。
达美乐中国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目前成熟市场外送收益占比稳定在70%以上,新兴市场略低于30%。
不过,订单量增长暂时弥补了单价降低带来的影响。
2024年的日均订单量由145笔增长至160笔,单店日均销售额为1.31万元,同比上涨2.5%。
相较于北京、上海两大超一线城市,下沉市场租金成本较低。北京、上海新店成本回收期需要33个月,而新城市只用12个月。
受益于门店成本结构优化,2024年,达美乐中国门店利润率已达14.5%,超过必胜客的12%。
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