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品牌也都在积极调整自身的战略和服务,从而能够更精准地捕捉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我认为这种趋势是行业健康发展的体现。”
随着行业和技术的不断演进,各平台也都在探索新业务模式和技术应用,以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赵佳臻表示,拼多多也在密切关注这些变化。
“从战略重心上来说,我们在消费侧、供给侧和平台生态上,多方面的投入已经收获了不错的成效。这也说明通过实际的成果,明确了高质量发展是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多年以来我们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品牌认知和口碑,这是我们的核心优势。”
战场“转移”
正如各大电商平台所表现出来的,对供给侧(商家)的深入变革已经到了迫切阶段。
就在拼多多发布最新业绩前,3月18日,京东召开了首届“商家内容大会”,并在会上宣布推出“京创双百计划”,从流量扶持、成本降低、效率提升三个关键维度发力,帮助自营商家和第三方商家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在京东以低成本获取大转化,实现生意高速增长。
按照计划,京东将在2025年投入超百亿流量、20亿现金,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助力10万个商家成交量同比增长超100%,1万个商家成交量同比增长超500%。
这项计划建立在两个关键的增长数据之上——2024年,通过京东直播下单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近150%,通过短视频下单的订单量同比增长160%。
一方面是京东为获客和推动订单量、成交额使出的“心机和手段”,在另一角度,“京创双百计划”也切实为平台自营商家和第三方商家带来实在好处。
事实上,进入2025年,拼多多也做出针对商家的具体举措。1月初,为了持续优化商家经营环境,拼多多成立了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由赵佳臻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统筹平台各项团队,全面研究商家需求,收集商家反馈意见,优化商家经营体验和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平台的生态建设。
在委员会成立后,拼多多先后推出异常订单预警、低价风险预警等多项新举措,并在促进商家净成交方面推出了升级版服务,给予商家更精细化的数据支持,持续助力商家提高投产比。
近期,该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还与商家建立起常态化交流机制,并召开了首次座谈会。经过与各个行业商家的充分交流,委员会推出了违规经营预警功能等四大升级举措,持续加码商家权益的保护。
在管理层看来,长期而言,对商家权益的保护,商家服务和满意度的提升,新质供给的丰富等为商家和行业的健康发展所做的投入,也会进一步促进消费者购物体验的优化,从而推动平台生态的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据悉,对于商家的“扶持”也在国际层面持续。今年2月8日,Temu正式推出了预售功能,以帮助卖家适应市场动态、优化库存管理。
然而,外部环境仍在加速变化,需要企业持续关注并做出反应。
据公开信息,去年12月5日,Temu越南站因未完成当地注册手续而被暂停运营,这是Temu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后,首次遭遇全国性业务中断的挫折。在“下架”之前,Temu在当地已实现日均包裹量数十万单,GMV破百万美元,远超预期。
最近的一次“折戟”是在乌兹别克斯坦。当地政府明确表态,Temu不符合相关法规,必须暂停运营,3月20日起,该平台的访问将受到限制……
“竞争依旧激烈。”陈磊在业绩会上坦言,“一些与我们业务相关的宏观政策也可能出现变动。面临这种情况,我们首先是会严格遵守法律和法规,做到合规经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在积极主动地与各个市场的相关方进行沟通,不断优化服务,并且提高合规水平。”
他补充道:“这些外部变化的叠加不可避免的会为我们的全球化业务带来一些挑战。”
除了保持对自身业务的专注,巩固优势,似乎也并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而在新的国际环境下,未来走向仍旧未知。
来源:观点网 潘玲宣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