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仔米线也在降低客单价尝试“以价换量”,但并未带来明显的客流量提升。2024财年财报显示,谭仔国际在中国内地的客单价为40.1元,同比下降6元,日均每座位售出碗数为3.2万,同比提升0.2碗。
受此影响,谭仔国际调整了开店策略。财报显示,其在2024年关闭了4间位于深圳且表现欠佳的餐厅,并计划将扩张重点转移至广州以及大湾区的二线城市,如东莞、中山。大众点评显示,谭仔米线目前在广州有6家门店,东莞和中山各有1家门店。
此外,谭仔米线在新加坡等海外市场的营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2024财年财报显示,谭仔米线在新加坡虽然客单价有所提升,但日均每座位售出碗数同比下滑0.8碗至2.9碗。对此,谭仔国际也在相关公告中表示,“公司在新加坡的发展受到经济放缓以及商业和劳动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对营运效率构成压力”。
03
股价大跌73%,
上市三年即公告退市
再回到近期的退市公告,聊聊私有化对谭仔的影响。
谭仔国际的大股东东利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东利多控股”)提出,将以每股注销价1.58港元私有化,最高现金代价约5.56亿港元,并建议谭仔国际撤销上市地位。
此前2021年9月,谭仔国际以每股3.33港元招股上市,募资10.42亿港元。
市场普遍认为,东利多控股如此一卖一买后,可从中获利接近5亿港元,而小股东账面股价要损失近半,比较之下,东利多是谭仔国际从上市到私有化的大赢家。
据了解,东利多控股是前文提及的日本Toridoll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经营着全球最大的乌冬面连锁品牌“丸龟制面”,据红星新闻报道,该品牌在日本国内外共拥有1000多家门店。
丸龟制面曾于2012年首次进入中国,但在2022年选择撤出中国市场。虽然后续有重返中国的计划,但截至目前仍未有具体动作。
对于私有化的原因,谭仔国际在公告中强调,私有化能更有效实现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为公司及旗下品牌创造更高价值。
客观来看,谭仔国际上市后“股份流通量长期偏低”,且股价大幅缩水,退市能助其节省上市维护成本(如审计、合规费用),不失为一种及时止损的选择。
同时,私有化也有利于谭仔国际进行更灵活的战略调整,比如借助Toridoll的资源处理其表现欠佳的业务,并推动其扩展香港地区以外业务。
谭仔国际在公告中表示,“作为日本的上市公司,Toridoll日本可进入资本市场进行筹资活动,并有能力获得更具竞争力的融资选择。此财务实力可以支持Toridoll日本及本公司的资本需求与长期发展”“本公司将能够直接利用要约人更强大的财务实力为其未来投资提供资金”。
香港《信报》对此分析认为,谭仔私有化后,东利多在经营选择上会有更多弹性,可继续默默经营,待香港经营环境好转后,再上市抽水多赚一次,实现“赢你两次”;又可以选择把整盘生意打包出售。假如谭仔之后高价出售予本地连锁式餐饮集团,东利多撤出香港市场,也无须感到意外。
结语
从深水埗小店到上市餐饮集团,谭仔国际用29年书写了香港餐饮的一段传奇。但从上市到私有化退场,谭仔国际却只用了三年半。
在港人北上消费已经成常态,退市或许能让谭仔国际减轻一些成本压力,但海内外市场挑战加剧、业绩下滑等难题未解,谭仔国际的发展依然挑战重重。
来源:红餐网 何沛凌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