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也适合做一杯“马黛轻乳茶”,它的茶感明确但不“厚重”,能契合当下的轻乳茶趋势。如特调、冷萃等等,也都可以将马黛茶作为茶底。
同时,马黛茶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可以起到清油解腻的作用,经常作为佐餐饮品,出现在异域餐厅的菜单上。
3、阿根廷球星“带货”,消费者有尝鲜冲动
马黛茶的走红,离不开庞大球迷群体的助推。
马黛茶作为阿根廷的“国饮”,经常同阿根廷足球运动员梅西一同出境,这让许多国内网友开始好奇“梅老板天天喝的马黛茶到底是什么味道”。
百度指数显示,在2022年世界杯周期,“马黛茶”的搜索指数达到峰值。在产品上新时,不少门店都会打出“梅西同款”的标签。
马黛茶的热度也反应到零售端。根据今年年初京东超市发布的年货消费趋势报告,世界杯后至春节前夕,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综合国家馆的马黛茶销量增长了13倍。
4、相关政策将出台,或成为“新食品原料”
随着马黛茶在国内热度的提升,今年6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新食品原料巴拉圭冬青叶(马黛茶叶)的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显示,巴拉圭冬青叶(马黛茶叶)已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技术审查,并公布了食品安全指标等关键信息。同时指出,待代用茶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后,则按照代用茶的标准执行。
在此之前,巴拉圭茶提取物在我国已获批为食品添加剂,可作为香精香料使用在各类食品饮料中。

图源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03
马黛茶越来越流行
饮品店里要不要上一款?
可以感受到,马黛茶无论在市场端,还是消费端,都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加上相关标准的完善,让马黛茶在国内的发展有了抬头之势。
那么,对于普通饮品店来说,这波趋势要不要跟上?我的观点是:慎重。
同多位业内人讨论后,我发现,马黛茶在行业的应用尚且存在着诸多局限。
从产品角度来看,在大众认知尚未普及的当下,相较于马黛茶的功能价值,大多数消费者更看中明星同款、品味独特所带来的情绪价值。
况且,马黛茶自带的微苦与涩感,很容易劝退想要收获“甜甜的快乐”的年轻人。
因此,马黛茶仍属小众需求,短期内只能作为“小而美”的存在。
况且,若想将马黛茶打磨成一款常青饮品,标准化原料是其必要支撑。在国内市场尚未成熟的当下,如果不是专门店,供应链端也有诸多难题有待攻克。
如何平衡产品风味,卖给更多消费者?如何有效规避食材风险,做稳定的产品输出?这对创业者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
结语
茶饮市场包罗万象,伴随赛道的成熟,越来越多小众茶被挖掘,越来越多消费需求被满足。
无论如何创新,最终都要回到“一杯好产品”本身。
来源:咖门 张瑾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