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狠抓服务
以京东为例,刘强东回归以来,物流在京东域内重要性继续增强。电商端强调低价武器,物流端时效性,重新打造品牌心智优势。
刘强东在内部会议上回顾了京东与当当、苏宁之争,强调了价格对于京东品牌的重要性:“低价是我们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础性武器!”京东随即在今年3月初上线“百亿补贴”,试图重返低价市场。
在此之前,京东的品牌Slogan从“多快好省”变更为“不负每一份热爱”,以契合更高端的平台定位。
但综合京东近期大动作来看,“多快好省”这四个关键字已反映在京东的所有举动中。
也不只是京东,纵观行业动向,在追求物流时效这件事上,各大巨头都在近期搬出了“杀手锏”。
天猫超市联手菜鸟集团,率先在杭州启动“半日达”服务。每天中午12点前确认的订单将在,当天晚上9点前送达;每天晚上12点前的订单则会在次日上午12点前送达。
按照规划,这项服务将很快从杭州拓展到全国20个城市,预计年底前覆盖全国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
顺丰航空机队规模在近期突破了80架,以每天150个航班的梳理满足全国40余城的航空件需求。顺丰还在近日宣布全国600城不上门必赔付,把行业服务水准拉到了新高度。
随着行业价格战基本结束,利润增厚的物流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底气和资金提升服务产业链供应链的水平。
以京东、阿里为代表的电商巨头则凭借基础设施积累的优势,率先打出服务牌,在日渐回暖的经济大环境中抢占先机。
这样的战略选择不难理解。随着拼多多站稳脚跟,电商行业在价格的下探也基本到顶。而极兔狂奔,引发的快递行业价格战,已经被逐渐证明为行业不可承受之重。
与此同时,新兴的电商平台正对着传统货架电商的蛋糕虎视眈眈。抖音、快手正在从多角度布局,
无论拼多多的逆袭,还是视频号的成功,这些案例都证明了行业普遍相信增长坚定、格局稳固的市场,依然存有后来者颠覆前人的可能性。
着力于既有优势的放大,或许是头部玩家们保持领先的战略之一。比拼服务,正是这些老牌巨头们力所能及的部分。京东、阿里们已经为此设计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而囿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和时间因素,后来者很难在这个维度上与之竞争。
正如刘强东所说,“不能因为自己现在的生活好了,就忽视了很多基层消费者的诉求,他们在消费上仍追求产品的极致性价比。作为零售商,大家要做的不是代替用户去做判断产品好不好,而是千方百计地通过供应链的效率提升去把价格降下来,把服务提上去。”
行业内卷加速,对行业各环节成本和利润把控提出更高要求。新一轮竞争正在从服务侧打响。
来源:电商报Pro 吴昕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