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进入2021年后,多个国家都饱受通货膨胀的困扰。
以日本为例,最近,日本出现了历史性的一幕——多地蔬菜价格涨疯了。根据日本超市的价格,一颗生菜标价较8月份激增100%,约为250日元(约合人民币15元左右);茄子、小番茄等菜价同比涨幅更是高达150%。
而导致日本菜价疯涨的根本原因是受天气因素的影响。
自8月份以来,日本超80%的国土面临大范围的强降雨,许多蔬菜因为积水受灾,供应量大降。据日本官方统计,截至当前,该国农业相关损失高达63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7亿元)。
有意思的是,因为受到蔬菜价格上涨的影响,日本居民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倾向于购买价格相对平稳的菇类等食材,。
其实,在疫情和通胀的双重影响之下,全球各国的物价、人力、原材料、物流等成本均无一列外地应声上涨,而市场还出现商品短缺和供应延迟的情况。
Costco就曾宣布,由于成本压力增大、原材料短缺,Costco所售商品的价格涨幅会在3.5%至4.5%之间,部分商品涨幅可能超过10%。同时,Costco还表示,由于供应链原因,将对瓶装水、卫生纸等日用品实施限购措施。
而美国的“1元店”Dollar Tree,也在近日宣布将对部分商品涨价,看来小商品店也抵不住通胀的压力。
英国最大的超市集团Tesco就没这么“幸运”,由于受到劳动力短缺、能源价格飙升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英国的食品价格虽然仍在上涨,但已经是有价无市,近期的食品供应愈发紧张,很多超市的货架上是空空如也,不少城市还爆发了抢购浪潮。
零售业务之外,服务业也紧随其后。
上个月联邦快递宣布,从明年1月起将国内运单价格提高5.9%,其他服务的运单价格提高7.9%,以缓解人力不足、成本上升和供应链压力。
4
从今年全国价格供应涨跌看,除了肉类价格整体下行,蛋禽类大众消费产品,消费旺盛,购买量较大,价格所有上扬。
而蔬菜、水果等品类因季节和极端天气的影响,供应量减少而出现价格上涨。
“目前并没有因为蔬菜的价格上涨而产生滞销,主要是市面上蔬菜量并不多,整体还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就算涨价也没有造成平台损耗。”一位电商运营负责人向《灵兽》表示。
该负责人强调,今年的菜价起起伏伏,但整体生鲜的销量比去年好很多,去年这时候正是社区团购平台之间打得厉害,生鲜分流严重,今年算缓和了很多,拉回部分消费者的生鲜消费。
一方面,社区团购的“威胁”变小;另一方面,商超经过多年的被动变革,通过调整商品结构,已降低生鲜品类占比,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一位连锁超市的高管就曾向《灵兽》表示,“7月份开始,超市销售额开始回升。截至目前,销售数据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还差一两个点。”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永辉超市、家家悦、新华都等零售业上市公司的生鲜销售占比均有所下降。
以2021年上半年家家悦和新华都的生鲜销售为例,2021年上半年,家家悦生鲜占比从2020年上半年的47%降至40%,新华都生鲜占比则由23%下降至18%。
可见,生鲜品类的引流能力正在“弱化”,实体商超需要思考更多更新的引流方式。很多超市将增量的目光瞄准线上,包括叠加社区团购、开展到家服务等。
短期看,超市业绩有所回暖,但能否持续?持续多久?还需要观察。
传统商超的变革仍会继续。
来源:灵兽 文/十里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