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什么样的新品更能引起大家关注?
回到产品本身,消费者愿意为什么样的新品买单?从DT财经的调研来看,“新技术/原料”“新设计”“功能升级”“体验感”“限量发售”“性价比”和“够流行”等新品要素,都获得超过2成受访者的投票。

我们把TOP 2的“新技术/原料”和“新设计”总结为“新”,消费者愿意为新鲜买单。
有超过4成的人认为可以为“技术/科技含量高”的新品花更多钱,新的技术或原料往往意味着前所未有的产品类型,可小可大,比如茶饮店以油柑为原料开发新的饮品,再比如被指纹/人脸识别等技术解放密码的各种电子产品……不管产品用途是什么,关键在于之前没有出现过,所以想要购买体验。
“新设计”同样带来新鲜感。大家倾向于购买的衣服、鞋等新品,设计就相当于这类产品的核心技术,设计更新也就是产品更新。还有很多其他产品,设计主要代表外观,“新瓶装旧酒”会更新人们观赏和把玩的愉悦感,也可以彰显品味。消费者用买单鼓励品牌为了更美而不断努力,“好看,符合自己审美”是被选择最多的新品溢价要素。
“功能升级”和“更好的体验感”则可以被总结为关键词“好”,这两个要素都回归产品本身的实用价值,产品功能升级可以更好地满足更多需求,优化体验让产品用起来更加舒心。
消费者买新品时相当在意产品本身到底好不好。从调研数据来看,功能和体验优化这两个要素打动消费者的比例,与新技术和新设计接近。而在新品溢价要素的问题中,“用料好、品质高”排在第2位,“刚好符合当下需求”排在第5位。
“限量发售”和“够流行”两个新品要素则可以代表“火”。如果新品数量和时间限定,独特且需要竞争,没有抢到就不会再有。流行风向瞬息万变,与最新流行趋势相匹配的商品,如果没有尽快拥有,就会过时。为这两个因素入手新品,主要在于不想错过火热,要站在潮流浪头,而不是被浪流甩在身后。
在被新品的种种特性打动后,是否下单,就要评估真的“值”得买吗,于是“性价比”也很重要。大家希望用更低价格享受更好的产品特性,是否值得,是基于前面各项因素的价值判断。
综上,可以看到,新不新、好不好、火不火和值不值,是消费者选择一件新品会关注的四个重要维度。而消费者的判断依据,除了自己,也会来源于媒体、行业专家、意见领袖、品牌创始人、身边的KOC等不同领域的新品力定义者,他们对于推荐新品的定义也是重要参考。
04
大家都是怎么被新品击中的?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还询问了大家种草新品的主要来源。
如今,消费者获得新品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专门追踪新品信息,或是靠缘分去碰,相信算法会让我们相遇,选择这两种方式的受访者各接近3成,还有超过4成是根据不同产品采用不同策略。

社交平台和购物APP是大家逛和刷新品的主要阵地。
微博、抖音、小红书上,新品的信息靠品牌投放、KOL或KOC分享,大家可以在逛平台的日常中与新品偶遇;购物APP相对更直接一些,本身就是在翻阅产品页面,如果是刷以天猫小黑盒为代表的电商新品平台,更是直接把自己送去了新品草原。
还有相当比例的人会追踪品牌发布会等特定品牌信息、定期查看新品测评KOL内容。我们发现,年收入越高的受访者,会越倾向于通过这种定向的方式种草新品,直接高效。
从内容来看,会影响大家决定是否购买新品的内容有两类。
最主要的内容其实来自品牌方。

在买新品这件事上,大家还是更看重品牌力。当一件全新产品问世,尝试就会有被坑的风险,所以买之前先看这个品牌过去怎么样,对品牌的信任度可以为尝新的未知提供背书,至少踩坑的概率会更低些。
面对未知,官方产品介绍信息也很重要,大家认为这是了解新产品比较可靠的来源——这种信任也对品牌提出要求,介绍不足可能难以打动消费者,但如果过度介绍导致实际与期待差距过大,就容易翻车。
在购买新品时,消费者还会重点参考别人的判断,主要是KOL测评和买家留言。
我们注意到,对于年收入10万以下的受访者,更多人会在意买家留言。这与年轻人现在的风潮相关,这个收入段相对更年轻,他们已经熟知社交网络分享背后的模式,所以对可能存在广告投放的KOL测评保持警惕,认为来自身边相仿生活的KOC的体验会更加真实。
随着收入逐渐上升,会重点参考KOL测评的人群比例越来越高,年收入40万以上的受访者,选择参考KOL测评的比例,跟选择品牌官方信息的持平。高收入消费者更在意专业信息然后自己做判断,而KOC们的体验对他们来说参考性并没有那么大。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DT财经和天猫小黑盒发布的新品调查报告主要内容,本次核心内容以及依据四大新品力维度甄选出的双十一新品,也会于10月10日晚19:30在天猫小黑盒与薇娅合作的薇来新探直播间发布。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被追逐的新品最被关注的四大新品力维度:
首先是要新,人们在意被满足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新鲜感,更希望能抓住一个让未来更好的可能。然后要好,买新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体验,于是要求实用,要求品质和功能升级。新品可能还要火,已经流行意味着确定性和认同,获得限量代表独特标识,两者都令人愉悦。最后还要值得,回到自身实际,将产品带来的实用价值和情绪价值摊开来评估,认为值得,才会下单。
我们也能预见,在消费升级的迭代过程中,新品的消费还将越来越蓬勃。买新品背后是一部分人真实的需求——新品给他们带来新的可能性,花更少的钱,更便捷地过上更舒适和愉悦的生活,这符合理性消费的逻辑,即在消费能力允许下,追求效用最大化。购买新品,本质是为了更高性价比地过好生活。对于热衷通过新品获得新体验、新谈资的人们,即使买新没有真的有用,尝试和踩坑亦有意义,它代表一种对可能性和想象空间的鼓励与投资。
回到2007年,乔布斯在正式发布iPhone前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革命性产品出现,然后改变一切。一生如果能够参与到这样一件产品中,那你就是非常幸运的。”
可见的过去,大家体验过来自技术、材料和设计的创新是如何颠覆一切。关注新品,为了更好的生活,也为了亲自迎接下一次颠覆的到来。
来源:DT财经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新品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