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商业业态则是,大幅增加服务、体验业态的中老年生活商业综合体。如果说前一种业态是满足日常高频生活需求及活动范围相对受限的部分老人,则后一种业态满足的是有钱有闲,对精神生活有一定追求的老人。
比如在永旺葛西店,第一层,全部是餐饮区、食品购买区、商超区,很多食品都是适老化食品,注重于老年人的饮食结构需求,小袋包装的熟食类产品占比很大。然后,就是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小份健康型食品。
在日本的另一家中高端商场新京王百货,老年服装、老年鞋的品类非常繁多,而且客单价相对较高,单价在800-1500元人民币左右。此外,也有更贵的几千元人民币的老年服装,非常受欢迎。
由此可见,日本在应对老龄化的趋势上,线下零售业态从模式到服务都十分成熟,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就可以完全复制,由于人口结构差异决定老年商业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发展节奏有很大不同。
之所以创新业态能够在日本迅速发展,首因还是日本老龄化率高,65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近三成,即便中国老龄化正快速上升,但远未达到这个占比,在人口总量上的差距,自然会联动到消费,其消费能力不足则难以支撑单个老年商业综合体。
但“如何抓住老龄化,开发线下的商机”也是线下零售企业必须要主动的思考的问题。
上述投资人表示,日本零售卖场可能有很多人工头皮假发、中老年化妆品等消费品类,但在中国,除了老年鞋和保健品比较普及,其他都是空白,产品和市场教育缺失都比较严重,老年商业才无法发展。
3
变化的消费习惯
早年间的足力健,打破了老年消费的天花板,让大众看到了老年人的消费潜力。5年前的广场舞热,又把老年人的文娱社交需求推上了高潮。
老龄化在零售企业和投资人眼中更像是一片新蓝海。
根据预测,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亿,消费潜力将增长到106万亿,占总GDP的33%,银发经济是未来最赚钱的生意之一。
“尽管消费潜力很大,甚至超过年轻人,但不管是零售企业,还是创业者,首先要研究透老年人的消费行为,是更注重健康,还是性价比和方便,再针对性的做产品、做变化。”一位投资人向《灵兽》表示。
同样以日本为例,老牌百货公司新宿京王百货正是服务好老龄群体市场才得以生存发展,将商场内的通道变宽、字体更大、电梯速度放慢、卫生间配有扶手等,从老年群体的细化需求切入。
在国内的商超中也有一些企业在做各种尝试,如此永辉将放大镜挂在墙上,便于老年人使用,首航超市针对周边消费者调整选品,比如老年马甲等。
随着零售的变迁,老年人的消费方式也发生改变。
前几年,电视购物在中老年人群中就像“亲儿子”一样被信任。足立健正是在彼时兴起,更有省级电视台在市中心地段租下商场铺面,利用电视节目进行导流,生意相当不错,说起来,电视购物也是网络直播的鼻祖模式。
而今,互联网、智能手机在生活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中国老年消费市场正在迎来井喷,各大互联网平台将视线瞄准在老年鞋服、化妆品、智能家居和文娱旅游,老年消费市场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亮点。
与火热的线上老年消费市场相比,老年消费在线下商业零售的发展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到家业务、自助收银等新型的零售服务,在发展的同时,也应该考虑老龄化因素,如何服务好老龄化的群体还需要零售企业主动思考。
老龄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抓住了,或能成为传统零售企业翻身的重要筹码。
来源:灵兽 文/十里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银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