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品牌入圈,主打街头概念的潮牌FYP同样在产品上倾注心血,他们通过分析用户喜好,完善产品和更新迭代,在过去偏实用性的街头户外产品设计中融入叛逆性,持续输出“We are who we are”的潮流文化与品牌价值观。
与其他潮牌一样,LNG、FYP都以推出联名产品、展开特别企划等方式,和Z世代尤其是某个“部落”建立情感上的共鸣,进而释放他们的消费力。
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即表达,消费即态度;对品牌而言,找到与消费者的契合点,精准定位,呈现自己独特的文化表达,才是最有挑战之处。
03
出圈
营销报告认为,圈层营销的第二个关键点是,“降低圈层文化门槛,以‘出圈’为核心目标。”
不过,新零售商业评论采访多位品牌商家,他们大多更看重能否真正渗透某个圈层,让他们能够接受、喜爱乃至自传播,“出圈”就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余惠爽分析称:“所谓出圈或者破圈,更准确地表达,并不是突破自己的圈子,而是把不属于这个圈层的人通过其独特的情绪价值引力,吸附到这个圈层上,这其实应该是一个‘扩圈’的过程,把圈外的人吸引进来,圈子自然会逐渐扩大。”
其实,“至高无上”的街头潮牌Supreme就是如此,一边以“万物皆可潮”的扩圈方式引起年轻人关注,一边依靠全球范围内的众多潮流大咖、明星、网红担当“行走的广告牌”,吸引了全世界的消费者。
Supreme在国际市场进击,日益发达的互联网功不可没,而在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算得上领先全球,为品牌出圈“插上了翅膀”。
一个饶有意味的例子,来自00后淘宝店主COCO,她从卖假发转行卖Lolita裙。有一次,在社交媒体上,买家发布一条穿着她们生产的衣服捡塑料瓶的视频,结果“大火”,强烈的反差吸引更多网友下单,店里衣服被卖爆。
身为店主,COCO将这次经历称为“误入歧途”。产生爆款,和反差带来的流量密切相关,但她认为,对于Lolita裙等二次元产品,“好的设计才是爆款的核心密码”。
FYP主理人zunhagee秉持类似观点:“归根到底,作为一个品牌,创新和质量是核心竞争力。”
新锐潮牌PSO Brand主理人Allan也表示:“在线上,消费者口碑、消费者购买都是以质量为基础。人们不可能为一件劣质的T恤、一件质量不佳的裤子买单。对于忠实的消费者,我们需要以良好的质量来体现品牌的真心。”
质量是潮牌“基本盘”,成为某种共识,潮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质量等“核心竞争力”,目的是加强消费者的活跃度与黏性,而这离不开平台的赋能。
这方面,天猫依靠自身近2亿Z世代用户和消费洞察,提高潮牌品牌声量、扩大销售额,又通过直播带货与节点促销推动其出圈,更从店铺粉丝到品牌会员建设,展现超强的品牌商经营能力,第二增长曲线迅速建立。
后者,正是眼下最受品牌青睐的私域红利。据媒体报道,截至6月16日,品牌商家在今年6·18期间新增近6000万会员,部分品牌超过50%的成交来自会员,天猫旗舰店已成最好的私域。
不只是品牌赋能,作为中国潮牌生态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天猫深耕已久。
从2011年起,EVISU、IT、Aape、Carharrt WIP 等重量级潮牌陆续登陆天猫;2016年夏天,陈冠希带着他打造的潮牌CLOT走进天猫,潘玮柏李晨的NPC、阿信及插画家不二良的 STAYREAL等国内潮牌也纷纷将首个线上旗舰店设在天猫。
近两年,潮奢大量涌入天猫,Balenciaga、 Kenzo、 Acne Studio等纷至沓来,BAPE、Undefeated、Thrasher等与天猫联手加速线上化,拥有超500万忠实粉丝、发源于美国的“地表最强球鞋展”Sneaker Con不仅入驻天猫,还和天猫联合发起球鞋潮流展,在国内掀起热潮。
今年618前夕,陈伟霆、黄子韬主理品牌CANOTWAIT和YKYB也入驻天猫,和超过1000家潮流服饰品牌一起竞逐6·18。
如此一来,Z世代消费者、潮牌商家合力造就的圈层文化,与天猫的平台文化,助推千亿潮牌市场向前进击,破层出圈。
Allan坦承,正是依托于淘宝、天猫完善的生态内容体系,PSO Brand才得以获得持续上升的品牌影响力。“迄今为止,全网粉丝超过200万,全网年单品销售量超过250万件。”
至此,Z世代消费人群、潮牌、平台构成一个良性循环。
“循环”的原始驱动力,显然是年轻人的需求,但这种需求,多变、感性,时刻考验着品牌的创新能力和战略定力。
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王宁畅想,消费者部落化趋势将引发明显变化——“每一个小品类都会诞生一家非常伟大的公司,每一个小的品类都能够有自己非常高的用户喜爱程度。”
中国潮牌哪一家会脱颖而出?时间会给出答案。
来源:新零售商业评论 响马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潮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