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零售业频道 >> 正文
甬派服装的宿命与野心

  眼看着就要从“服装大佬”摇身一变成为“稀土大王”的郑永刚,却在2015年清空了中科英华,而此时的中科英华也成了一只“壳股”。

  此后郑永刚相继试探了奥莱业务、整车业务,但都没有泛起多大的水花,直到今年初终于定下把“下一轮最有前途的产业”的名号给了锂电池业务。

  今年2月,杉杉股份公告称已转让经营服装业务的子公司杉杉品牌股权,股权转让完成后,杉杉股份对杉杉品牌的持股比例降至19.37%,不再对杉杉品牌实施控制,杉杉品牌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从1989年带杉杉出道,到2020年割弃杉杉服装品牌,郑永刚用了31年时间走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早年间在做多元化尝试的时候,郑永刚就表示他一直把“光做中国服装业老大”看成是一件“挺土的事”。

  “我这个人心很大”,郑永刚最大的向往是把自己修炼成为“国际化的大企业家”。

  目前看来,锂电池似乎是支撑郑永刚“心很大”的最大支撑。

  5月份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杉杉股份连名称都做了变更,“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将变更为“杉杉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在离开服装的道路上,郑永刚和他的杉杉正渐行渐远。

  停不下来的太平鸟,认定了做好服装这门生意

  当杉杉正在谋划新赛道的时候,太平鸟才刚刚挤进服装赛道没多久。

  1996年张江平创立太平鸟,第二年就遇到了亚洲金融危机。

  市场下滑、订单锐减,更要命的是银行抽贷。

  “仿佛是灭顶之灾。”回忆当初的“至暗时刻”,张江平说到。

  彼时的太平鸟与大多数甬派服装企业的业务模式差异不大,设计、生产、销售,从头做到底,一年的销售额不到1000万元。

  在同业看来还是“弱鸡”的太平鸟却从耐克、阿迪等国际巨头身上“偷师”,学了一招“虚拟经营”,即从单纯的生产制造销售者,转向以品牌、设计和营销为主要业务,逐步剥离需要资金、劳力密集投入的制造业务。

  直白来说就是占据“微笑曲线”的两端,把生产型业务外包出去,这在当时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紧绷的资金链让太平鸟已经无法再把资源消耗在生产制造上了。

  却不料,这一招投石问路却让太平鸟的局面一下子满盘皆活。

  有意思的是,太平鸟看不上的生产制造业务却被另一家宁波服装企业给相中,并一路做大。

  这家企业即为港股上市的申洲国际。从最开始的给优衣库代工起家到2006-2008年期间引入耐克、阿迪达斯作为重点发展客户,如今的申洲国际也是近2000亿港元的龙头港股,股价10年涨10倍,今年上半年还一度创出历史新高。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哪个赛道甬派服装都能独辟蹊径,自称一派。

  我们将视野重新拉回到太平鸟身上。

  97亚洲金融危机固然风急浪高,然而此时再回望创业之初的艰难,张江平倒颇有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从容。

  与雅戈尔和杉杉相比,太平鸟起飞时已经晚了许多。

  1992年,张江平和弟弟一道用借来的2万元办起了第一个服装厂,起名“梦迪斯制衣厂”,当时整个厂只有6台缝纫机和七八个工人。

  与“能人”郑永刚一样,张江平也是一个销售天才。

  靠着两条腿,张江平将销售网络从省内铺向省外,销售柜台从一个快速裂变至几十个,并在不同区域的服装市场设有柜台,编制了一张庞大的销售网。

  张江平还尤其注重从市场中获得反馈,在上海、深圳等各大开放城市捕捉市场流行气息,在全国市场收集行业信息,以小批量、多品牌、新款式带动生产经营。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凭着自己的一点点悟性和对市场的预测”。

  如果说之前都是小打小闹,“太平鸟”商标注册之后,张江平想着大展拳脚了。

  仅“太平鸟”宣传广告费一项就砸下800万,同年又购置60亩地将厂房搬迁到市区,1996年太平鸟的总投资高达3000万元,而当时的年销售额不过才1000万元。

  张江平要ALL IN太平鸟,可是太平鸟要ALL IN什么呢?

  当时的甬派服装已是男士正装的代名词,宁波所有的服装品牌几乎全部主打男士正装。

  “来自这些‘正装大佬’的竞争压力,迫使我们必须避开与雅戈尔、杉杉等老牌企业的正面交锋”,张江平说到,“于是我们及时采取‘错位竞争’的发展模式”。

  所谓的“错位竞争”就是从拥挤的男士正装赛道离开,折入休闲男装的赛道。

  借助产品转型带来的错位经营,太平鸟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也实现了第一次腾飞。

  2000年左右,福建服装品牌异军突起,而且他们瞄准的也是休闲男装市场,并采用“群狼战术”围剿甬派正装,甚至一度出现“福建十虎”对抗“宁波三巨头”的局面。

  太平鸟面临再一次“错位竞争”的赛道选择。

  这一次,太平鸟选择切入女装市场。这在当时是不被看好的一种选择,因为甬派服装向来没有女装基因,而女装市场的竞争却又向来激烈。

  张江平最终还是选择了倔强,他给出的理由是:“我们太平鸟有一种先难后易的经营哲学,最大难题都能攻克,再做其它就会顺利很多。”

  事实证明太平鸟的“错位竞争”又一次搞对了。

  2020年中报显示,太平鸟女装品牌营收超过12亿元,同比增长接近10%;男装品牌营收9.5亿元,同比下滑11.9%。

  “后疫情”时期,女装市场反弹力度尤其明显,二季度太平鸟女装线下渠道销售迅速恢复,上半年线上销售亦快速增长。

  刚刚过去的8月,太平鸟女装线上销售也表现出不俗的业绩。根据淘数据,8 月女装类 GMV 前三的品牌为太平鸟/ Only/ vero moda,分别是1.32 /1.31 /1.26 亿元,同比变化为74.10%、-20.66%、-27.40%;

  从全品类来看,太平鸟主要品牌总体 GMV 同比变化38.11%,增长力度也堪称强劲。

  甬派服装“三巨头”,最先起家的雅戈尔先后进入地产和投资的赛道,但始终没有偏离服装这根主线,最近反而撤出了另外两条赛道,重新回归服装主业。

  最先上市的杉杉,在各个产业扑腾过后,选择切割服装业务,转而从事与起家产业毫不相关的锂电池业务,在转轨的道路上走得最为彻底。

  而最后进入服装赛道的太平鸟也是三家中唯一自始至终坚持深耕主业的一家,凭借着“快时尚”的打法在今年还掀起了一波不小的浪花。

  回望“三巨头”相似的崛起历程和后来的分道扬镳,也许真正的原因还在于三家企业创始人不同的创业身份所致,李如成是下乡知青,郑永刚是退伍军人,张江平是服装学徒。

  同与不同的是,李如成和张江平都摸过剪刀,都曾是一名裁缝,而郑永刚却说“我没做过裁缝,我也不想做裁缝”。或许这正是“三巨头”亲近或者背离服装业务的真实缘故,像大多数中国民营企业一样,创始人基因深深地印在了企业身上,从未洗去。

  来源:财经无忌 刘章号

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服装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