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零售店特别是超市门店需要根据市场发生的一些新变化、新特征、新问题,实时做出商品调整。
疫情过后,影响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消费已经发生和可能进一步发生的一些新的变化。
目前看,疫情以后消费可能发生两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消费理念发生一定的变化。主要是受疫情影响,消费者至少是一部分消费者疫情过后特别关注健康,也会受疫情常态化影响比较注意疫情防控,尽力减少聚集等一些心理、理念的变化。
消费理念、心理发生的变化会带来消费方式发生变化,一些需求方向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譬如会减少一定的社交聚集消费转移到家庭消费,也会尽量减少购买频次,增加一次性购买量等等。特别是家庭消费场景的强化提升,会带来很多商品需求端的变化。
二是消费能力发生的变化。目前看,疫情会对就业、收入带来一定的影响。
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名义和实际同比分别为2.4%和-1.3%,较2019年下降6.5和7.1个百分点。低收入人群所受冲击更大,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5.2%,去年同期则为86.8%。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37.34%的公司人遭遇工资缩水问题,另有30.68%的人在疫情中被裁员。除此之外,工资无法按时发放、offer取消、公司破产倒闭的现象也同时存在。
疫情会对两类人群的收入带来较大影响:
从事消费领域的人群特别是消费服务领域的人群会带来较大影响。从上半年上市企业半年报数据看,很多消费领域基本是全行业亏损,譬如服装、白酒、餐饮等,很多行业营收、利润大幅下滑,譬如家电、零售。很多行业企业也发生了利润大幅下滑、亏损,譬如海底捞上半年亏损近10亿。
综合有关各方观点看,这些行业恢复可能周期需要几年的时间。
这些行业的就业人群的收入会受到较大影响。并且收入影响还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会受到较大影响。疫情可能会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甚至是2000元以下的收入群体带来较大影响。
疫情带来的就业和收入影响,综合看可能不只是短期的收入影响,可能会影响消费者对未来“预期”的变化,这有可能带来更大的影响。这些年,信用消费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数额,如果收入预期受到影响,消费预期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信用消费、借钱消费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收入的影响带来的直接变化可能就是支出的减少,支出减少会带来日常消费支出的重点、消费要素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综合最近几个月的数据和有关信息看,高端收入群体消费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甚至还在一些领域呈现出更加活跃的倾向。
目前看,疫情过后需要结合当前市场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尽快对门店的品类结构做出相关调整。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