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商业地产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市场整体承压。面对危机,企业纷纷创新求变。
近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后疫情时代,商业地产新格局或将逐渐形成。
商业地产市场承压
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及消费市场产生了较大冲击,民众出行受限、商务及消费活动减少,商业地产租赁市场需求减弱,租金面临下行压力。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商铺租金指数对全国重点城市主要商业街和典型购物中心商铺租赁样本的调查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主要商业街商铺和重点商圈(购物中心)商铺租金水平整体下跌。
全国重点城市百大商业街商铺平均每天的租金为25.1元/平方米,环比下跌2.41%;百大购物中心商铺平均每天的租金为26.8元/平方米,环比下跌1.09%。另外,一线和二线城市中,分别有84.1%和84.3%的购物中心租金环比下跌。
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今年二季度,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费市场不断复苏,但国内经济、消费市场和实体商业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仍需时间,商铺租金水平在短期内依然承压。
此外,白皮书显示,在商业地产新房市场方面,今年1-5月全国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3.1%,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4.8%,市场整体承压。在商业地产土地市场方面,今年1-6月,全国300城商办用地推出规划建筑面积11097万平方米,同比微涨2.1%;成交规划建筑面积814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0%。
企业创新求变
随着商业地产发展逐步走向成熟,企业也在寻找新的市场机会。疫情的到来,更是加速了企业创新求变的步伐。
目前,企业不仅更加注重对商业项目的运营及管理,对于项目布局也愈发重视。一二线核心城市发展优势显著,虽然竞争较为激烈,但仍然是商业地产企业持续关注的重点区域。核心城市群的三四线城市同样受到商业地产企业的关注。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全国300城商办用地分布中,三四线城市的占比依然在50%左右。
中国指数研究院指数事业部高级分析师付源表示,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重点三四线城市消费力量的崛起,以及商业业态需求的升级,商业地产企业持续在三四线城市进行布局。
三四线城市受到企业热捧的同时,也暗藏着一定的风险。业内普遍认为,不同于商业发展已经成熟的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商业地产市场受消费观念、生活习惯、城市文化等影响更大。如果没有专业的开发及运营企业,做起来会非常难,真正的经营效果也会是未知数。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商业地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