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多数奶茶店提供的选择仍是加珍珠还是加椰果,或者用哪个口味的粉末冲泡的年代,快乐柠檬开始考虑以柠檬为核心进行产品线创新。
CoCo都可的经典产品鲜百香双响炮,已经推出12年。他们早期想把这款在台湾很受认同的产品引入大陆时,很多北方消费者对百香果不熟悉,觉得里面有硬硬的籽咬下去不舒服,但CoCo都可依然坚持用真的百香果。
以快乐柠檬、CoCo都可为代表的一批品牌,把竞争维度提高到另一个层级,产品力开始崛起,迭代开始发生。
2、喜茶、奈雪为代表的品牌力建设
2015年,喜茶奈雪逐渐在深圳受到关注。带空间的门店、差异化的水果茶产品形态、又在CoCo都可、快乐柠檬的基础上进行了产品创新。 而这一波茶饮的新升级,创造的最大价值,是在品牌方面的不懈探索。他们将赛道锚定在“做中国茶年轻化”的维度,借助消费升级的红利,打造品牌力。
无论是花样百出的白金店、Lab店、主题店,还是使用新鲜水果、茶叶的产品,在打造品质的基础上,包装做颜值、形象做气质、玩法做创意、媒介做传播,核心围绕着品牌力的打造。从口感吸引,到实现身份认同,茶饮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3、7分甜、书亦烧仙草、沪上阿姨为代表的品类细分
机会窗口的红利在收紧,茶饮店基本的产品、门店形态趋于稳定。当已有品牌站稳赛道,颠覆性创新越来越难时,从符合大众需求的领域寻找差异化,才有可能带来突围机会。
对细分赛道的抢占,一些茶饮品牌已经在进行,并在通过成效验证这一机会点。从2019年开始,增长快速、抢占到消费者注意力的品牌,都是从细分领域赛道崛起的: 书亦2017年定位烧仙草饮品后,门店迎来快速扩张,数量翻了10倍,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强烈品牌标签。
根据美团点评餐饮学院发布的数据,3月线上饮品销量中,在最受欢迎的经典款珍珠奶茶之后,烧仙草成为消费者点单第2高的选择。也从侧面展示出,细分品类开始受到消费者关注。
7分甜按照甜品杯装化的思路,改良杨枝甘露产品,不仅打出自有品牌标签,也在茶饮业引发杨枝甘露热潮,将芒果饮品沉淀下来。
细分的本质,是精准和极致。抓住这两点,才有可能把握茶饮这一轮品类细分的机会。 例如精准定价。茶饮业每5块钱都有一个竞争区间: 10元以下消费市场,是蜜雪冰城、益禾堂的主阵地;25元以上价格带,是喜茶、奈雪、乐乐茶的竞争区间。 10~25元之间,在兼顾盈利结构、客群基础下,每个有“野心”的品牌都在小心推敲自己的价格带
。例如7分甜,选的是15~20元价格带,避开竞争最激烈的10~15元区间,在保留性价比的同时,留下品质感空间。 每一个被选定的机会,都押注了品牌基于理想状态的构想,发轫于底层逻辑的追求。 无论如何,不做思考、不设计生存空间、不去细致挖掘消费需求的“网红”玩法,在饮品这个行业里,几乎没有空间了。
(来源:咖门 作者:政宇)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茶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