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香港零售业陷入超级寒冬,不少企业生意冰封。澳洲会计师公会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称,香港已有接近三成的中小企业面临现金流问题,预计在未来3至6个月内,会有更高比例的小型企业由于营业额急剧下降以及缺乏现金流周转而面临倒闭。
香港一家经营餐饮店的老板向记者称,“正常期间我们店每天营业额有8000港元左右,目前每天营业额只有500-1500港元左右,每天店租1000港元,如果再继续这样,我连店租都交不起了。”
香港零售业管理协会昨日发布的最新零售业调查显示,疫情令香港各行业亏损严重,预计今年2月-5月,有5200间店铺结业,累计有1.04万人被解雇,最坏情况是年底有1.52万间店铺倒闭,而全港共有6.24万间零售店铺,店铺结业率近25%。
疫情冲击零售业,香港年内恐有万间店铺关闭
“在香港游行事件还未发生前,店铺每天收入大概有8000港元左右,游行期间每天收入也有4000-5000港元,但疫情影响现在每天只有500-1500港元左右,生意很差,我们本来做的就是外卖小食店,租金每天都要1000港元,目前基本上连租金都交不起了。”香港一家餐饮店老板向记者称。
疫情之下,大型零售企业也没能幸免。佐丹奴(0709.HK)公布今年首3个月营运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期内销售额按年跌34.6%至8.49亿港元,按地区划分,港澳地区销售额跌幅最深,按年跌51.1%至1.1亿港元,中国内地销售跌48.8%至1.51亿港元,台湾跌17.4%至1.33亿港元。截至3月底,集团门市组合总数为2263间,叫去年同期减少128间。
连卡佛(The Lane Crawford Joyce Group)主席及行政总裁吴宗恩近日向员工发内部信,要求香港员工接受8-18%的基本工资减免,高级管理人员则减薪至20-50%,为期11个月。内部信提到,在新冠肺炎影响下,集团业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打击,今年1-3月是有记录以来最差季度,情况较SARS、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占中运动加在一起还要艰难得多,因此必须采取关键行动,以确保业务,同时尽可能最大可能保障就业。
香港零售业管理协会于3月31日至4月9日期间向125家企业进行了新冠肺炎疫情对零售业影响的调查,当中受访企业牵涉逾3345间店铺及5.9万名员工,其中有96%企业在疫情期间录得亏损,约66%的企业达到严重亏损程度。计划裁员的受访企业由2月的16%,升至5月的48.7%。
“疫情令香港各行业严重亏损,较去年社会事件的影响更为严峻,协会推算今年2月至5月,有5200间店铺结业,累计有1.04万人被解雇,若没有纾缓措施帮助,形势将继续恶化,最坏情况是到年底会有1.52万间店铺倒闭,以全港6.24万间零售店铺计,即每4间就有1间倒闭,结业率达到25%。”零售协会称。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表示,由于疫情在海外仍未受控,香港所受的影响在短期内将难以消除,“我们须尽力避免出现大规模失业,否则会进一步削弱需求,引发经济和就业出现‘螺旋式下滑’,特区政府之前推出第二轮防疫抗疫基金,涉及金额1375亿港元,力求在最大范围保住就业、也保住企业,从而稳住经济和信心。”
澳洲会计师公会中小企委员会主席陈铭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香港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就非常艰巨,现时情况比我预期的更为严峻,在我们对中小企的调查中发现近三成(中小企业)面临现金流断裂问题,因此在未来3-6个月内,会有更高比例的小型企业由于企业营业额急剧下降以及缺乏现金流周转而面临倒闭。”
共2 页 [1] [2] 下一页 第1页 第2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