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0-10:以人为本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我们推行的是70-20-10理论。其中,10%是算法,20%是基础架构构建,而70%是关于人。现今时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不仅要考虑到生产和供给,更要考虑到消费和需求,我们需要具备数字化的思维模式。当我们谈到技术,我们从来不会说我们要成为一家纯科技公司,我们致力于成为一家以人为本、科技赋能的公司。因为我们懂得,零售是关乎于人的业务,离不开人的因素,我们非常相信的一点。
从这张演示图可以看到我们过去两年多的发展历史和路线,我们是怎样成功地追赶上市场的速度。其实,平时我的穿着和今天很不一样,我们团队的同事在办公室都穿T恤衫和运动鞋,因为我们经常需要跑着去开会。我们必须要非常努力的工作,对市场上的变化做出快速地响应,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如果以业绩指标举例,中国沃尔玛在过去十年它的增长是最快的,增长主要来自电子商务板块,并且几乎100%是由数字化创新直接驱动的。
实体门店的数字化转型
让我们谈谈沃尔玛跟京东的合作。双方利用现有的基础架构、供应链和商品优势,进行互通和整合。沃尔玛在京东平台上建立了多家旗舰店,包括沃尔玛和山姆旗舰店。在跨境电商领域业有合作,通过全球购旗舰店把沃尔玛美国、英国、日本、墨西哥等市场的畅销商品带给中国的顾客。
在这个过程当中,实体店开始发挥和过往传统门店完全不一样的作用。门店不仅为顾客直接提供服务,同时还能为线上订单提供配送服务。我们在北京就有这样的一个店,每天可以处理的O2O订单高达5000多单。这只是一家门店能够处理的线上订单量,全国门店的业绩是非常惊人的。
实体门店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有一个新职能:为云仓补货,成为云仓的“母店”。在零售O2O模式里,其中一个发展瓶颈是覆盖范围。比如,达达目前所能提供的1小时送达服务,仅限于门店3公里范围内。我们看一下北京市场或者上海,地理面积非常大。有非常大的消费潜力有待挖掘,我们有足够的品牌号召力,我们只需要让我们的服务唾手可得。于是,在门店无法覆盖的地区我们开设了云仓。门店的服务范围得以扩大,门店也变成了线上顾客的一个体验场所。可见,店内数字化对我们至关重要。
数字化推进精准服务
在开展线上业务之前,我们在中国并不能准确知道知道我们的顾客是谁,他们走进门店,买了东西离开,整个过程我们无法知道他们是谁。每一位惠顾沃尔玛的顾客,都可以享受到天天低价的商品,之前我们为了贯彻这个政策从未推行会员制度。现在游戏的规则发生了改变,顾客在使用数字化产品和工具中,和我们产生大量的触点和交互,从而让我们认识他们是谁。所以数字化转型,不仅要考虑顾客体验、运营效率,还要考虑到如何深入了解顾客。
举一个例子,关于“扫玛购”小程序的应用,我们在行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我们是第一个突破1000万活跃用户的零售商超,本周沃尔玛扫玛购的用户已经达到了2000万。这是成功在全国400多家门店跨职能部门合作实现的。数字化创新实现快速增长,不能只谈技术,更关于如何部署,关于人,关于直接接触新技术的各个岗位。他们有些是直接操作这些技术的人, 有些是负责门店防损的,有些是管理培训的,每一个岗位的人都要以非常敏捷的方式来面对数字化转型。
对比只在线下购物的人,数字化顾客在一年里花在沃尔玛的时间多出一倍。因为在数字化工具的帮助下,他们更容易触达沃尔玛。我们的数字化进程一直在继续,比如我们还有个小程序要叫找找货。假设你在一个三层楼空间的购物中心,要买10样东西,你不知道要先去哪里找。现在我们对购物路径进行优化,顾客可以像开车时用导航一样利用找找货快速找到想买的商品。另外一个例子关于购物车。在门店,顾客需要投币一块钱来解锁一辆购物车,我们现在也在将此进行数字化。
拥抱变革 搭建创新生态系统
在中国,可以看到越来越多来自美国的游客,在用微信交流,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但也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变化之一。零售业也是一部历史,我大学的专业是研究历史。20年前、30年前的时候,大家想象一下那个时候的购物车,购物车能有什么样的价值呢?我来谈谈我们是如何从购物车得到价值的。我们在全球比价、采购,通过规模化直采降低购物车的成本。今天,在沃尔玛全球门店有500多万个购物车,用规模化采购就能节省很多成本。在下一个历史阶段,大概15年前,就是如何让购物车产生更多的商业价值,甚至能怎么用它做广告创造利润。我们现在还在测试数字化购物车。顾客把商品放进车内,购物车就可以识别商品,让顾客获得快速结账的购物体验。
零售业有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要做。零售领域还存在很多行业痛点,我们的顾客和同事每天都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难题。所以,我们在建立一个平台,我们管它叫做Omega 8。这个平台汇集了北京、上海、深圳的50多家初创企业。我们会与他们分享目前零售行业的痛点,我们的顾客和同事的遇到的痛点。这些初创企业拥有能够满足其他行业需求的技术,同时也可能会适用零售行业的技术。我来举个例子。大家知道冰柜里有非常多的商品品类。比如,一个顾客来到冰柜前,从冰柜里的众多冷冻商品中翻拣出一件并拿走,这时我们的员工很难从肉眼判断冰柜中的哪些商品处于缺货状态。假设我们的冰柜平时有20个商品品类,但实际上只有16个商品品类,数量差距很难用肉眼判断。所以我们就在冰柜中放置一个商品识别设备。每当顾客打开冷冻柜门时,就会自动开启相机拍下电子影像,记录下哪个位置的哪件商品被取走了,缺货问题5分钟就能得以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在原来可能需要30天时间、若干员工沟通各种环节互通流程去解决,现在轻而易举地用新科技解决了。我们希望大量挖掘这样的技术,将其规模化,去解决行业痛点,更好地服务顾客,从而打造一个良性可持续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来源:沃尔玛媒体中心)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沃尔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