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
茶米茶的产品线以茶饮为主,也会增加一些看似不相融的产品。比如炸鱿鱼、牛肉面、干拌面等产品。
这听起来很突兀,却是一个精心的设计。
在产品上,茶饮是甜的,轻食是咸的,两者配合让口感更有层次,很舒服。从测试来看,手摇茶口感和轻食的满意度都很高。
从竞争来说,区别其他茶饮西式、面包为主,茶米茶所有茶点以中式为主。细分市场切分比较清晰。
定价策略:
目前,茶米茶的客单价高于星巴克10-15%,在50-60元。
这样定价是考虑到,“茶米茶每天的客流、营业额如果不高同行15%,品牌认知永远是中低档,永远会被洋品牌星巴克压着。”
而未来的目标是外带加外送,合起来能够超过50%的量,而堂食控制在40%左右。
这四重设计,为茶米茶提供了非常明显的差异化。

贺光启说,从购物中心的竞争生态来说,差异化创造价值。西式有星巴克,那么就需要有中式的茶饮。而单纯中式茶饮,客单价太低,只有复合型结构,才能更容易拉升客单价。否则,茶饮很难在购物中心生存下来。
后发优势打造茶饮界的“星巴克”
2017年全国饮品店数量达到44万,这个数量甚至超越了火锅店铺数量。
茶饮市场里,已有新式茶饮喜茶、奈雪、一点点、乐乐茶等一批先入者,“火锅+茶饮”也引起一股风潮,茶米茶如何杀出重围呢?
当我把这个话题抛出去,贺光启笑了。
他说,茶饮市场的确已经进入战国时代,群雄厮杀。不过,这只能说明第一这个市场够大,第二有本事的人才能做。
“我最初做小火锅、做湊湊,市场也竞争很激烈,很多人不相信能成功,结果我成功了。我相信凭借独特的眼光和思维方式,茶米茶我也能做成功。”
贺光启进一步解释说,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思考茶饮商业模式,发现旧茶饮是带着走,提供饮料的概念;新茶饮提供品牌主义,潮流一过会被快速迭代。想做长久,还是要对顾客消费价值有某种程度提升。
就像星巴克讲第三空间,茶米茶要做“人-茶-场”三位一体,“既是餐饮又是茶,环境轻松、接地气,适合任何场所,”这就在目前茶饮市场中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很多商业体需要咖啡、茶饮这种休闲配套,而这种调性可能喜茶、奈雪无法提供,只能是星巴克或茶米茶。“茶米茶精准满足商业体的刚性需求,既能喝茶,也能当饭馆,张力比较大。”
最核心的,茶米茶“是有能力去经营的”。以如何拿下优质商铺为例,贺光启透露他的一点策略,开始阶段给所有商业地产多一些收益,“品牌好,聚客能力强,核心是租金付的多,商业地产选谁?”
事实上,就在贺光启接受《餐饮老板内参》专访前一天,在石家庄的万达广场,湊湊、呷哺呷哺、茶米茶三者联合拿下优质铺位,呷哺呷哺拿了150+平米,茶米茶直接进办公大楼,而星巴克只拿到了80+平米。
贺光启说,茶米茶要杀出重围,就要快速做大。
未来,茶米茶还将打造50平米、100平米和200平米三种承载不同功能的门店,将更多覆盖社区、写字楼。
茶米茶还会开放加盟。
不过,身为上市公司的最大股东,贺光启会优先授权给呷哺呷哺、湊湊3-5年独有的经营权。而呷哺呷哺及湊湊1000+家店的规模,是茶米茶的天然优势。
甚至,茶米茶未来会转化成为供应链企业,为更多餐饮企业提供茶饮。就像可口可乐把很多餐厅变成自己的销售渠道一样,未来的茶米茶也会采用类似的扩张方式。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王新磊) 共2页 上一页 [1] [2] 呷哺呷哺寻求火锅外的增长机会,推出茶饮副牌“茶米茶” 行业风向标:西贝、呷哺呷哺等餐饮大佬的最新动向 海底捞上市了 全聚德、广州酒家、呷哺呷哺等如今怎样了? 海底捞上市首日险破发 市盈率为呷哺呷哺近三倍 高速扩张藏隐忧 呷哺呷哺屡陷食品安全问题 搜索更多: 呷哺呷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