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米其林指南》发布会现场
米其林指南进入中国内地可谓“树大招风”。上周,《2017年上海米其林指南》刚刚发布,入选餐厅就在社会上引发了不小争议,其中米其林一星餐厅泰安门因无证经营而暂停营业的消息更将这场议论推向高潮。与此同时,一些国内本地美食评价品牌也开始借着米其林的热度大力推广自己的榜单及品牌。业内人士认为,美食评价类品牌是吸引流量以及B端商家的重要入口,米其林的进入很可能将成为这类美食评价类品牌开战的导火索。
本土品牌借势推自家榜单
中国内地第一本米其林指南在上海发布后,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入选餐厅的热议。由于此次《2017年上海米其林指南》中入选餐厅多为西餐或粤菜,也引发了国内消费者以及餐饮从业者的普遍质疑。而就在上海米其林榜单发布后的第二天,携程旗下美食推荐品牌“食美林”发布了一份食美林上海美食地图,在这份榜单中,食美林同样以星级的方式对入选餐厅进行推荐,分别评选出4家食美林三星餐厅、4家食美林二星餐厅以及6家食美林一星餐厅。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米其林与食美林发布的两份上海餐厅榜单,入选餐厅差别很大,但也有交集。与入选米其林餐厅不同的是,食美林的榜单更加倾向于推荐主打上海特色菜品的餐厅。食美林品牌总监戴宇表示,食美林在餐厅评选方面也采用了评审团暗访的形式,在携程用户大数据反馈的基础上筛选餐厅,让评审团轮流试吃筛选出的餐厅,经过明星理事群投票,最终经过一个月的反馈测试后发榜。
此外,在支付宝口碑页面,也出现了一份名为“上海 魔都美食餐厅推荐”的榜单,不仅有对餐厅特色菜品、人均消费等基本信息的介绍,还为商家开放了服务窗口。
美食推荐成为引流利器
尽管在美食推荐领域,大众点评仍然占据规模较大的市场,但是随着食美林、伙力食以及口碑等美食推荐产品的出现,美食推荐领域也存在着变数。有分析认为,餐饮作为O2O领域的高频消费场景,正在成为很多O2O平台的引流工具。同时,餐厅推荐能连接C端用户以及B端的商户,为O2O平台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戴宇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携程在运营过程中通过收集用户反馈数据得知,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对于美食消费的需求十分旺盛,但是餐厅选择却成为一大痛点和难点,这也正是携程推出食美林的主要原因,同时,这项业务也有助于携程业务的进一步完善,提升用户的消费及出行体验。 共2页 [1] [2] 下一页 一星餐厅暂停营业 米其林水土不服? 米其林一星餐厅泰安门涉嫌无照经营而暂停营业 米其林说几星就几星,上海滩的“吃货”失眠了 上了米其林上海指南却没有两证?“泰安门”涉嫌无照经营 “米其林”评,还是“大众”点评? 搜索更多: 米其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