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网约车市场及预测》中预计,2018年网约车市场交易规模将增至2678亿元,2022年将达5036亿元。普华永道思略特发布的《2030年,共享出行和自动化将如何彻底改变汽车行业》报告中提出到2030年出行服务将为汽车行业贡献22%的收入和30%的利润,出行服务的利润甚至会超过新车销售的利润。
网约车所在的出行服务市场虽然有广阔的市场和明朗的发展前景,但这个市场里从来不缺少玩家,车企入局也必会面临重重挑战。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中,网约车市场注册公司已经超过100家。车企作为新玩家入局一方面要应对滴滴出行、神州专车等先行者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需要摸索规律。
盈利依然还很远
据悉,在网约车市场布局6年有余的滴滴出行当前还未实现盈利。根据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发布的公司内部信显示,今年上半年滴滴出行亏损达40亿元。因此对于刚刚在网约车市场布局的车企而言,需要探索具有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如何实现盈利,而这一切对于资金链的要求极为苛刻。
在梅松林看来,眼下车企刚刚布局就想着盈利问题显然不现实,而且车企的目的并不只在于盈利。他分析称,“车企布局网约车市场有着三方面的考虑,短期来讲是为了解决销量问题,为车找到新的销售途径。中期来讲,是为了布局汽车下游产业链,通过共享出行服务获得长期的利润。长期来讲,布局共享出行车企可以获得更多用户的信息,从而了解到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进而有助于创新推出更好的产品。”
当下,国内网约车市场正处于初期布局阶段。业内普遍认为,车企的入局可以推动这一市场形成良性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选择,不同玩家的竞争可以避免市场朝不均衡的方向发展以及涌现各类弊端。梅松林坦言,“当布局网约车的企业可以盈利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国内网约车市场将迎来爆发期”。
来源:新京报记者 王琳琳 编辑 张冰 校对 吴兴发 共2页 上一页 [1] [2] 传统车企纷纷入局网约车市场 上海网约车平台投诉排名:共1966件 易到投诉率最高 美国机构研究显示:优步等网约车司机收入呈下降趋势 网约车必须守住安全这条底线 人证核验正式上线,创蓝万数助力网约车平台做好实名认证 搜索更多: 网约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