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前,索索(化名)从同行手中接下了地铁口螺蛳粉店,付了7万转让费。她和房东签了3年的合同,每月租金1.2万元,一季度一交,押金3个月,再包括装修、购买设备,初期投入就花了20多万元。在当时看来,这笔钱换来的是地铁口黄金位置的“客流保障”。
然而,去年年底开始,整条街道的客流比高峰期下降了两三成,“以前中午排队,现在经常一整个小时没几桌人。”客流减少,店里的营业额也大幅下滑。
让索索头疼的是,目前的收入仅能勉强覆盖每月1.2万元的租金、两名员工的工资和食材成本。水电、平台抽成、包装费一扣除,利润几乎为零。如果算上当初的转让费摊销,实际上是亏损的。
她发现,附近商铺与她门店面积差不多的,月租金已降到8000元,而且免收转让费。对比自己每月雷打不动的1.2万元租金,她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
索索也考虑过搬迁或转让,但是合同才履行了一年半,提前搬走三万多的押金收不回来,初期投入的20多万也会打水漂,而且重新开店意味着又是一笔不菲的装修费用,转让这条路更是走不通。
“我是想通过收取一些转让费来弥补损失,可周边的空铺都是免费转让,谁还愿意花几万接手我的店?”索索苦笑道。
在成都经营火锅店的阿桥(化名)也是进退两难。当初签合同时,门店所在商圈热度正值高峰期,租金高出市场均价两成不说,违约金条款也极为严苛,提前退租不仅押金收不回来,还要赔偿高额违约金。
如今生意不如预期,已经难以覆盖租金、人工成本,他本想提前解约止损,但算下来,仅违约金就接近半年租金,再加上火锅店面积大,装修也投入了不少成本,退出成本远超承受能力。“合同还有两年,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阿桥无奈地说道。
03
拯救“租金钉子户”
在餐饮经营者为高企租金焦头烂额时,房东们也并非都高枕无忧——在餐饮市场持续洗牌的背景下,商铺出租变得不再像前几年那般简单了,降租、空置现象变得常见。
赢商大数据监测显示,2024年,全国重点27城600+样本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创近四年新高,其中有10%购物中心的出租率低于80%。
另据戴德梁行数据,2025年上半年,杭州全市购物中心平均租金与出租率同步下行;同期,重庆市场亦承压明显,二季度大型餐饮品牌闭店数量增加,全市平均租金环比降0.41%,空置率则升至10.36%,环比有所上升。
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南区市场研究部负责人谢靖宇指出,餐饮行业作为过去几年零售业态(商铺业态)的“主力选手”,正在经历显著的变化,大餐饮和中餐饮因为利润率不断下调,开店态度变得更为谨慎,与过去两三年相比有颠覆性改变。
如其所言,近段时间以来,多个知名餐饮品牌将战略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经营质量的提升。
例如,呷哺集团明确将2025年定位为“产品品质年”,强调“重质不重量”,停止盲目扩张。
2月,喜茶宣布在将拒绝门店规模内卷,并暂停接受事业合伙申请。
6月,蜜雪冰城宣布自6月11日起,对全国新开门店布局进行优化调整,释放出放缓整体开店节奏的信号。
此外,海底捞董事会副主席周兆呈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也表示“会谨慎把握加盟的速度和节奏,而不是追求数量。”
在大品牌扩张放缓、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有业内人士直言,如果商铺租金不降,下半年,还会有一批餐饮人闭店离场。如此一来,商铺租赁需求进一步下滑,房东要赚到钱也变得更具挑战性。
在这样的行情下,房东不妨根据市场行情,给“租金钉子户”们一些人性化租金调整的空间,保住自己的“客户”,让双方都能走得更长远。
来源:红餐网 周沫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