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攻之下,双雄筑防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3年中国餐饮行业收入达到5.29万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0.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的餐饮收入为1.34万亿元,同比增长20.9%。
此外,2018~2022年,限额以上单位在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方面的营业额年均增速为32.04%,这一增速明显超过餐饮业整体增长速度。到2022年,在线外卖收入在全国餐饮业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达到5.4%。
当前,国内的外卖市场呈现出美团与饿了么两分天下的格局。依据交银国际证券数据,2024年,美团和饿了么在国内的外卖市场份额合计占比高达98%,其中美团占65%,而饿了么占比33%。二者在商家资源、用户群体、配送体系等方面深耕多年,已构建起相对稳固的竞争壁垒。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京东选择此时进军外卖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与难度不言而喻。
京东宣布将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后,业内立刻将目光投向了其他两大平台的反应。美团方面迅速公布了应对策略,表示自第二季度起,将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美团在公告中进一步强调,公司早已在人社部的指导下,自2022年7月起启动了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项目。截至目前,美团已投入14亿元,为7个试点省市的所有骑手缴纳了职业伤害保险费用。
无论如何,从最终结果来看,美团仍旧是在京东宣布措施后“被动”地提前公开了早已筹备的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发布缴纳社保措施后不久,国海证券便发布了一组成本测算数据。数据显示,若美团按照公布的方案执行,2025年将增加约20亿元的社保成本,相当于其净利润的15%。若以全国社保基数的平均值来估算,为百万骑手缴纳一年的社保成本将超过76亿元。长期来看,美团恐将面临难以承受的社保成本压力。
有知情人士向亿欧表示,社保成本的核算涉及众多复杂因素,其背后牵涉到企业运营成本、商家盈利空间、骑手实际收入以及社会整体保障体系的平衡等多方面问题,因此该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社保成本计算需要结合企业端、商家端、骑手端乃至社会层面的多重需求,进行系统且深入的分析。
而作为另一外卖巨头的饿了么,也快速跟进自己的社保方案。公司发布公告称,从2023年2月起,饿了么就与生态伙伴按照既定计划在部分城市展开试点,为蓝骑士缴纳社保,并持续加大对稳定骑手的专项补贴力度和范围。
在这场暗流涌动的竞争中,饿了么采取了低调策略,与京东和美团的高调姿态相比,态度显得更加保守谨慎。
猜想与展望
观察京东近年来的动向,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京东在通过“0佣金+承担全部社保费用”的组合拳闯入外卖赛道、让行业震动之余,更深层次的意图正在逐渐浮出水面——或许,京东不仅仅是为了在现有外卖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更是为了通过外卖业务的高频消费场景提升用户粘性和频次,进而推动其即时零售业务向前迈进。
在最新的业绩电话会中,京东CEO许冉直言,公司零售的战略重点没有改变,外卖业务要放在京东整体零售业务能力、服务体验上通盘考虑,即时零售是核心零售业务的自然延伸,外卖也是即时零售场景下用户高频的业务之一,可以丰富服务用户需求的场景,提供更优质的供给。
外卖向来是一场需要秉持长期主义理念才能做好的生意,前期阶段的高投入、高风险并不保证能换来稳定的回报。有专家分析指出,尽管京东进军外卖市场的举措让其他竞争对手措手不及,但不一定能够搅动现有的外卖市场格局。
京东做外卖的真正意图和野心,也许不会在短期内清晰呈现,而是要在二季报甚至更长时间的业绩报告中,才会逐渐显露出蛛丝马迹。
来源:亿欧网 杜心怡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