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谁是大众点评的真正对手?
即使对大众点评忠实如王雨涛,也会对其一家独大的局面心生不满。她一边肯定大众点评带来的流量,一边表示,“商家都希望市场上多有几家平台,能够相互制衡。”
除了对大众点评垄断地位表达不满,商家们总希望另辟蹊径,寻找更经济的推广方式。
最近两年,短视频正在成为新的流量主力,领头羊抖音和快手的日活用户均达到2、3亿级别。新的流量巨头也正在寻找将流量价值最大化的方法。
当需求和供给相遇,相互利用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继向电商平台引流、自己试水电商后,抖音在今年上线了本地门店类营销工具“抖店”。用户浏览相关视频时,点击左下角标识即可进入店铺页面。在该页面,“抖店”为商家提供了门店信息、评分、优惠预订、相册、地址等功能,还可以引导至店铺自有账号,所有与该店铺相关的短视频,也会出现在页面下方的信息流中——仅以此页面看,这类似一个视频版的大众点评。

抖音店铺页面
抖音尚未表明“抖店”在商业化中的地位,不过在最近一段时间,抖音的“同城”一栏,本地“美食热门榜”的推荐栏位通常都会出现在第一页,“玩乐热门榜”则在四页以内。
今年上半年,牛肉餐厅店主张宇然开始频频接待来自抖音的地推人员。起初,他对这个新兴的营销方式持观望态度;但在此后的几个月中,他常常在抖音上看到同行的推广视频,私下打听后,他发现一些商家的确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引流效果”。到了10月份,他动心了。
张宇然已经和抖音初步确定了合作,抖音的服务内容包括,收600块钱开通蓝V账号,再收2万块可帮忙拍摄5个短视频,外加赠送1个,总计6个视频,抖音方会在流量池中推广。
张宇然打算先和抖音签订一个两万元的视频包合作,如果效果理想,他还会继续购买。张宇然透露,明年的营销预算大约为10万元,不出意外的话,可能会把6万元用在抖音上;其他4万,考虑一些区域性的线下营销服务。
他不打算在大众点评投钱了,现在只是在点评上做一些维护,回应一些消费者的差评而已。
当然,不是每个商家都看好抖音。王雨涛研究一番后,认为抖音的模式不适合自己。“流量太分散了,我要做的是区域生意,在抖音上发优惠券,可能会引来其他区的消费者,但这些人是因为优惠才来的,以后不会跨半个城来我这里美容,无法沉淀的流量是被浪费掉的。”
试图瓜分大众点评蛋糕的并非抖音一家。快手、小红书等流量平台都在承接本地生活服务商家的营销需求。巨头之外,大量区域性的吃喝玩乐平台、公众号、小程序,都试图从商家的营销预算中分一杯羹。
新的对手在涌现,老对手也不甘落后。
在11月19日召开的阿里本地生活战略发布会中,王磊没有再单独阐述饿了么与口碑的发展计划,而是将本地生活公司视为一体,摒弃价格补贴,提出“中台”计划,强调借助大数据、支付和技术,从商家的基础设施数字化入手,寻求新的增长红利。
前述口碑员工张鸣也透露说,POS机推广是目前口碑唯一在强调增长的业务,今年的目标是新增30万家。如果阿里能够在线下商铺的基础设施上占据优势,也势必会对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发展产生威胁。
在主流分析师看来,美团的到店业务已经趋于成熟。中泰证券的研报认为,美团活跃商家数将稳定于200万家左右,因此,“开发存量商户需求成为到店收入增长的关键”,而且,“盈利中心已经从抽佣转为提供广告服务”。
那么,在挑战者不断涌现、壮大当下,以大众点评为首的美团到店业务能否持续保持垄断地位,或者,能否继续从商家手中获取更多营销、乃至服务费用,仍属未知。
“利润直接影响对一家公司的估值判断,”见智研究院称,“我们尤为关心的是,作为美团当前利润率最高的业务,大众点评等到店业务能否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它的天花板究竟有多高?”
早在2014年,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一个观点——要保持生态健康,就要对商户的收费有所克制,不能杀鸡取卵。尽管那时候大众点评的市场份额已经很高。
王兴治理下的大众点评是否坚持了同样的思路不得而知,但从长远看,大众点评要获得持续的增长一定是以生态健康为基础。
(来源:全天候科技 作者:姚心璐 )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大众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