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以上,我觉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营销人除了像老中医一样,必须具有望闻问切的能力外,得具有的西医思维:就是运用现代化器械的能力。
注意,如前文所述,再次强调:我觉得各种基于洞察,创意,定位的营销依然是需要的。
但很多人容易走向极端,比如效果广告的极端就是,希望每一分钱都要变成销售额。尤其对于大企业而言,我认为这是错误的一个想法。因为在人心的战场上,有太多难以计算的东西。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品效合一,只有某种程度上的品效协同。
难以计算的东西,在长期来看,只要方法是对的,是会产生巨大的回报的。
举一个例子:奢侈品每年投放了很多传统硬广,他们终究是在为原本不可理喻的溢价寻找一个人们心中的支撑点。这些广告并不会带来直接的转化,但在最终会在一群人身上产生效用。(基于记忆触发,情感溢价,身份认同)
汽车企业在大学做大量的校园赞助,本质是在大学生心里埋下一颗种子,等他毕业之后有了钱来买的概率会增加很多。(基于记忆触发,情感溢价)
比如凉茶行业彻底凉掉是因为TOP2不打架了,于是一起凉掉。
5
对于更多的初创型企业而言,阵地战是打不起的。所以他们会觉得长期投入没啥用。我觉得只是对他现阶段没有用,但如果他很幸运得挺了过去,就开始有用了。
每一个受过正规营销理论学习的人,心中都有对brand,对system,对value的执念。这些执念使得他们成为一个个大公司的市场部,广告部,公关部的负责人,并且不断证明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直到他们进入创业公司(不管是不是互联网,即使是一家小饭店),好像很多东西都崩溃了。
你要认识到过去你从事的营销工作的一切经验,即使高屋建瓴,在此刻也不能任由你胡思乱想,要先打好游击战。这是一切的基础。不要觉得low,世界上没有low的生意,只有失败和不赚钱的生意。不要觉得没有创意,创意很重要,但是首先得有效。克制自己泛滥的好大喜功,浮夸炫目才能触碰到Marketing的金线。
所以对营销的理解的进阶的另一个层面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战术。啥是战略?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战略。
6
长线思维是我认为营销界,工商界下一个十年最重要的思维之一了。
这乍一看,好像是和05不符合的。感觉又开始心灵鸡汤了。
一来,短期思维的套利空间正在快速消失,逼得你必须长线思考。
二来,长线思维并不是短期不作为的对立面。而是一种基于复利思考的商业模式。
我的一个基本判断是:共生式,陪伴式发展是腾讯广告能逆势增长的核心要素。
啥叫共生式,陪伴式发展?用我的理解就是:做好客户的大管家+军师+好朋友。而不是你和客户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就是你赚了,他亏了的零和关系。是全新的增量关系。
之前途虎养车开新门店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如果要开一家途虎养车工场店,需要具体到线下看这附近有多少小区,有多少人群,然后看附近大概有多少个其他品牌的汽修店,效率非常低。
去年年初,途虎养车跟腾讯广告共建了一个数据能力工具,共建了一个途虎自己的线上工具,可以精准看到各个板块的车辆以及周边店面的情况,这是一个大的效果引擎,去年开始已经在应用。
这就告诉我们:帮助客户做一些看起来“份外”的事情,帮助他陪伴他成长,而不是过分专注于收割客户,反而能赚到更多钱。这就是长期思维。
而对于我们整个商业服务行业来说,这是都应该相信的准则。拥有长线思维的企业会获得最大的红利,所以大家才会觉得这是对的,商业氛围就会逐步回归正轨。当然这个过程还需要时间,尤其是很多人对短期套利的期待之心依然很强烈,而那些短期套利的成功个案又过于放大,拨乱了人心。
7
你还相信营销是美好的吗?
这是我很多年以前提的一个问题。这么多年过去了,答案几经改变。但很庆幸的是,心底那个正能量的小人又一次告诉我:是的。
我相信,我们之所以愿意在这个行业不惜以健康做赌注得努力,并不只是为了一些短期的利益。我们希望用好的产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我们希望好的理念被传播,我们希望更多人享受到好的生活,我们希望人们相信相信的力量,我们亦希望和自己一起奋斗的伙伴们都能够获得发自心底的快乐和满足。
来源: 进击波财经 沈帅波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