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众化消费日益蓬勃发展。
生活服务归根结底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近年来,亲民、实惠的大众化服务在整个生活服务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美团网点评发布的《消费新升级,餐饮新主场: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2017)》数据显示,从行业规模上看,2016年餐饮收入已达3.5万亿元。餐饮业以每年两位数的百分比在增长,去年餐饮行业同比增长11.2%,预计2020年有望达到5万亿元。大众餐饮消费已经成为餐饮业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占比超过70%。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以来的三年,限额以下单位餐饮收入占餐饮总收入的比重逐年提升,分别是70.5%、73.2%、 74.3%。
客栈民宿、短租公寓、连锁酒店等经济型住宿业快速发展,大众化洗浴、美容美发、美甲等服务企业也积极向社区发展,大力开发面向普通百姓的服务产品。
2016年被业界定义为“定制旅游元年”,各种定制旅游产品陆续进入大众视野。2016年5月,众信旅游“优定制”品牌推出婚拍蜜月、海外游学、亲子假期、全球自驾等十余种定制旅游产品,覆盖不同层次消费人群;2017年,凯撒旅游加大了对“幸福私家团”式轻定制旅游产品的研发力度,此外还推出了“新奇特高”系列旅游产品,包括安排前往全新目的地,感受未被开发的奇景。
专家分析,如今定制旅游正在从“高端、奢侈”演变为日益普及的“品质、个性”,其游客从金字塔塔尖上的人群变为如今的大众富裕阶层。曾经高不可攀的定制旅游“走下神坛”,越来越多普通市民和旅游达人开始接受这一服务消费模式。
2017年是我国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服务的需求已经远远走在市场供给前面,而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服务的需求,正是商贸流通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行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所在。
2017年1月,商务部召开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暨全国市场秩序工作会议。钟山部长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商务部将以内贸流通扩大消费专项行动为抓手,着力做好“优商品、通商路、减商负、立商信”四个方面工作,促进消费需求扩大和消费升级。“优商品”就是发挥内贸流通“信号灯”和桥梁纽带作用,开展重要商品、重要生产资料和服务供需状况调研,摸清供需错配的底数,采取信息引导、管理创新等措施,优化供给。扩大餐饮、家政等居民生活服务业有效供给。
专家认为,我国现在正处于消费升级的重要关口,消费升级正呈现全面快速、多样化的发展形势。2017年11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在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的“全国生活服务业大会”上指出,我国消费的模式和方式已发生了很大转变,个性化的服务、多元化的服务产品越来越盛行,这都是消费升级,因此需要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来满足消费升级后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应从生产、流通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创造良好的消费升级环境,使消费升级能够循序渐进健康的发展。
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加强家政服务的研究和推广,预计2018年有关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家政服务业工作,积极探索扶持其他生活服务业的措施,比如通过发展特色餐饮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就业,也能够有效地进行扶贫;推动绿色餐饮。
商务部将联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住建部共同推动绿色餐饮发展,倡导节约消费的理念,建立餐饮节约的有效机制,中国烹饪协会等单位也将积极推动中餐走出国门。中餐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片,对于促进中外经贸交流、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新体系、增强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商务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研究,系统性提出生活性服务业效率提升方案,增加生活服务有效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强化服务品牌建设,助力服务业企业创新与行业进一步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 共2页 上一页 [1] [2] 2018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之七:精准扶贫、农村电商 2018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之六:供应链整合 2018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之五:便利店 2018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之四:人工智能、智慧商业模式 2018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之三:新零售 新热点 搜索更多: 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