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环境
营造竞争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有利于商贸主体发展,又有利于扩大消费,是商贸服务业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根基。“十三五”时期,我市将着力构建商贸监管和商务诚信两个体系,建设运行好12312商贸举报投诉服务系统和商务诚信信息系统两个平台,并扎实推进商贸领域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商务监管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商务诚信体系建设。
“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已经绘就,重庆商贸服务业正在走向新的征程。”赖蛟表示。为此,我市商贸服务业要加快三个转变,即由侧重行业管理向既抓管理又抓发展,而且主要是抓发展转变;由重普遍性号召向既抓面又抓点、抓示范、抓典型转变;由立足内贸流通向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转变。
把握新趋势 抓住新机遇
重庆商贸“十三五”发展“有的放矢”
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指明了发展方向。《规划》的制定是建立在对哪些趋势变化和发展机遇的判断之上?据市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消费的变化、新技术的运用、城乡消费格局的演变是《规划》出台的重要依据。
首先是消费发生重大变化。在消费群体上,80后、90后成长为新的消费主力军。从消费方式上,从过去的跟风式、排浪式、攀比式消费向个性化、时尚化、定制化、理性化消费转变,从单纯的线下消费向线上线下融合消费转变。在消费需求上,目前正经历第四次升级,主要从实物消费为主向实物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从吃穿用和传统大宗商品消费向文化、健康、旅游、体育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
其次是新技术催生新模式、新业态。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二维码、VR、射频等新技术在商业领域的运用,各种新模式、新业态纷纷涌现出来。与此同时,实体商业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各种业态、行业甚至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新变化。如购物中心不再只有百货、超市和电影院,咖啡吧、众创空间、特色医疗等新业态成为新的客流增长点。
同时,城乡消费增长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年上半年,我市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增速,而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都高于全市平均增速,拉动了全市消费高速增长。因此,如何既进一步激发农村消费潜力,又重塑城市消费活力,是摆在各级商贸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市商委相关负责人进一步分析,实现“十三五”总体目标,重庆商贸服务业当前有“四大利好”——
消费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当前,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这是中国经济转型一个鲜明的信号。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6.7%,投资、出口分别增长9%和-3.3%,消费增长10.3%。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4%,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强动力。从重庆来看,全市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0.6%,消费增长12.9%,增速在“三驾马车”中最高。消费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日益凸显。
重庆经济发展持续向好。近年来,重庆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崛起。去年城镇就业人员新增71.8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和10.7%,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消费增长动力增强。全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全市消费增长积蓄了能量,有利于消费的持续稳定增长。
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动力源泉。从城镇人口增长来看,我市去年新增城镇人口55.4万人,近10年基本都是这个水平,未来一段时间我市城镇人口还会继续增加,而且不会低于这个水平,“人口红利”在商业领域将持续得到体现。与此同时,我市从2010年启动户籍制度改革以来,已累计转户400多万人,今后仍将陆续增加,伴随而来的就是人均消费的增长。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是近年来我市社零能够保持较高增速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商贸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销售总额、商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长江上游地区购物之都、会展之都、美食之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初具规模,建成城市核心商圈30个,其中零售额过百亿8个、百亿级大型批发市场13个、百亿商贸企业10家,全市建成国家级美食街14条、市级美食街50条,悦来会展产业集群基本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城市社区标准化菜市场、乡镇规范化农贸市场和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引进了京东电商产业园、亿赞普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等项目,电子商务尤其是农村电商迅猛发展。
市商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还面临着创新驱动不足、转型升级不快、开放引领不够、协同推进不够等问题,需要抢抓机遇,正视挑战,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努力创造重庆商贸发展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重庆商贸数字十三五
流通现代化指标
1.电子商务交易额:1.8万亿元,年增速25.5%。
2.网络零售额:2000亿元,年增速28%。
3.连锁化率:50%,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
4.城市共同配送率:30%,每年提高4个百分点。
流通增长极指标
1.百亿元级商圈:15个。
2.百亿元级大市场:15家。
3.百亿元级商贸企业:15家。
流通开放度指标
1.外来消费率:35%,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
2.会展产业直接收入:220亿元,年增速15%。
3.市外货物占重庆港口货物周转量比重:大于50%。
4.市外货物占江北机场货物周转量比重:大于30%。
5.“渝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市外货量比重:大于45%。
(重庆日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中国经济新模式·重庆样板城市落地会重磅举行
重庆公布“益身灵丸”等八则违法食药器械广告
北京华联重庆江北店突然关门 顾客购物吃闭门羹
北城天街BHG超市昨关闭 北京华联要退出重庆?
科技极致魅力引爆全城狂欢,TCL电视全国巡展登陆重庆贵阳
搜索更多: 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