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国内老年商业除了在品牌、服务方面相对欠缺,在老年客群的需求关注度上也相对缺失。CDC资源指南中称,购物中心可以设立步行俱乐部,老年人在此不只是散步,还可以聊天、一起分享生活等。步行俱乐部的好处就是可以努力地吸引人流到店,这也能提高销售转化。
低性价比投入
老年商业的不便利最大原因在于盈利难题。在垂杨柳老旧小区内居住着大量老年人,据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老年人在这里占到五成左右。这些老旧小区社区商业繁荣,但针对老年人服务的社区商业相对匮乏。
北京商报记者看到,在小区主路两边开设有大量商铺,但目标人群主要是年轻人,真正针对老年人的商业服务少之又少。一位商铺店员表示,他们非常清楚附近居住有大量老年人,但老年人消费力低下,对商家而言“无利可图”。
“银发经济”前景广阔,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升至2.2亿人,占比16.1%。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发展与老年人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供求存在极大不对称,导致老年人很难买到适合的产品。许多商家虽发现了老龄用品商机,但由于缺乏市场研究,导致适合老年人需求的商品较少、品种单调,抑制了老龄用品消费需求。
《老龄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老年日用品尚未引起企业足够重视,老年服饰用品“市盛货缺”,老龄生活辅助器材、老年助行器、老年康复器材和老人护理用品发展喜忧参半,老龄电子产品市场开始兴起,老年医疗器械供需疲软,老年文化用品开发生产不足。日本市场的老龄用品超过4万种,我国只有2000多种,是日本的1/20。且我国老龄用品市场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发展过度,有的严重不足,存在很多空白。
从养老地产开发来看,资金成本颇高,除土地成本外,养老地产涉及领域广泛,在社区配套、服务质量、硬件设施上的要求明显高于其他商品住宅。另外,慢速电梯、无障碍通道等特殊设施的建设也增加了养老地产项目的投资成本。
香港恒隆集团、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表示,商业地产去库存的一个用处就是可以拿来做老人中心。“中国有好多老人家,老人家去那里玩,在那里消磨他们的时间,或者做儿童的教育等。但问题是,那些东西都是不赚钱的。”
不过,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很多商家对老年消费市场的判断存在误区。许多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都很超前,但其消费市场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品生产企业和零售商家只有细分市场,才能寻找到新的消费增长点。中老年市场无疑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商家应该尽早挖掘这些商机,抢得发展的主动权。
北京商报记者 刘宇/文 CFP/图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老年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