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圆通董事长喻渭蛟看来,快递物流企业不考虑机器人和无人机也是不行的,“机器人可以减轻劳动生产力,快递物流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作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企业必须要考虑无人机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际刚认为,未来智能化的物流系统,是由强大的实体物理基础设施加上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再加上未来商业化的模式构成。
亟待标准、观念、成本破题
物流行业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低技术行业”。到目前为止,也鲜有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物流技术发展、物流工具的各应用方面都具备突出的表现。并且,从行业角度看,智慧物流的建设过程中仍面临行业标准未统一、观念难形成、成本高的问题。
传统的快递“四联单”已逐渐被“电子面单”取代。电子面单被认为是物流行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关键,可以自动串联发货商家、送货快递公司、与收货消费者以及干支线路的数据信息。快递用上电子面单,一个包裹才能在上亿件包裹中被识别、处理、配送。通过数据的流转,电子面单系统可对快递路线进行一系列优化。
韵达快递CIO杨周龙表示,推行自动化设备,成本也是问题之一。几年前他们就一直想做智能化流水线,可是怎么算都不如直接用人工,因此物流行业在推行智能化流水线的动力也不足。
“各物流企业之间数据分割,仍需要打通。”童文红认为,智慧物流首先要做最基础建设的工作,需要数据标准的建立、电子面单标准的建立、智能硬件的标准建立。
不过业内人士也提出,大数据和新技术的挖潜空间很大,大量闲置的运能和仓储空间将会被提升利用率。未来物流的形态也将非常有想象力,比如企业和个人的空置房间可以成为一个散点仓库,个人车辆或出租车成为特快或同城快递的运输车辆等。
随着电子商务行业体量的不断膨胀,智慧物流势在必行。业界已经从只关注自动化到整体智慧体系建设的理念转变,但无论是从“硬件”的技术上来看,还是“软件”的协同性、共享的考虑,离真正的智慧物流还有一定距离。整体来看,智能物流只是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来源: 中国商网) 共2页 上一页 [1] [2] 菜鸟呛声刘强东:别以为搞无人机就智慧物流了 智慧物流:未来10年或有14万亿成本下降空间 国务院部署互联网+流通 智慧物流迎发展机遇 搜索更多: 智慧物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