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业绩居楼层榜首
原创品牌集合店成商场“新宠”
集合店或买手店的模式,走的是看似小众的市场,其实迎合了都市年轻人群消费需求。这个群体“对品牌有很清晰的认知,对自己的喜好有着明确的界定,但用于逛街时间极少”,传统百货业的商业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最近几年,说到百货商场的业绩下滑,商场的品牌同质化一直是一个饱受诟病的话题。实际上,因为市场上知名度大、接受度较高的品牌资源有限,使得百货商场在招商方面很难凸显出与众不同。
去年10月开始,在酷购商场三楼,出现了一个设计师原创品牌集合店YC630。30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里,最多时汇集了十几个原创设计师设计的服装。昨天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展示的服装风格不一,面料不一,适合的顾客群体也不尽相同。
“衣服蛮特别的,价格不算贵,有时候打折起来还是蛮划算的,唯一的问题是每款衣服尺码都不多,常常是看中了的款式却是断码的。”市民胡女士是该品牌的常客,她觉得这种多元风格的店铺提供的选择余地更大。
“这个品牌总体风格偏年轻化,都是原创设计师的作品,有的设计师可能刚走出校门,知名度并不高。设计好的作品都是请人代工生产,所以每个款式的数量可能都不多,但最大的优势是设计感好,穿着出去不容易撞衫。”酷购商场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品牌引进商场只有几个月时间,已经成为楼层里销售最好的品牌。未来,酷购商场还计划寻找一些新的集合店或买手店品牌。
专家
构建多元化体验的理念
集合店模式值得传统百货借鉴
“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当下,更需要有体验感与购物融合在一起的业态,挖掘消费者的需求。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商业模型,解决传统零售业、百货业存在的品牌重复率高、承租能力差等问题。”宁波市商务委市场运行与消费促进处处长尹秋平认为,提供多元化体验的集合店,更能迎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集合店有多种类型,一种是把多个品牌集合在一起的品牌集合店;一种是买手制的精品集合店,由买手挑选各种特色商品集合在一起;还有一种是生活方式类集合店,以某种生活形态为店铺定位,产品全部围绕这类形态组合而成。”浙江万里学院副教授郭鉴认为,集合店这种业态,在商品的丰富度上有很大优势,让消费者在选择过程中掌握了更多主动权,也增加了顾客在商家的停留时间。
“在电商的冲击下,现在实体百货业的日子都不好过。可以肯定的是,集合店的出现,给宁波面临过剩的商业地产转型给出了参考。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集合店作为百货业创新转型的样本,也能给其他行业以借鉴。”郭鉴认为,虽然集合店的模式值得肯定,但要做好并不容易,不论对经营者还是监管部门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经营者来说,多业态的经营需要各方面的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未来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用新的理念看待这种百货业态的新模式。”(来源:东南商报 记者:孙美星 通讯员:张黎升) 共2页 上一页 [1] [2] 王府井百货副总裁:百货业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百货业转型提速 王府井锁定奥特莱斯和购物中心 集合店能否成为传统百货业转型的“灵丹妙药”? 杭州商场引入集合店 买手店能成百货转型新出路? “魔镜”试衣 自助收银 “最任性”买手店来袭! 搜索更多: 买手店 百货业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