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联姻”的余热尚未散尽,阿里巴巴和银泰商业这对老搭档终于签下了一纸“婚约”。
5月18日,银泰商业发布公告称,原董事会主席沈国军不再连任银泰商业执行董事,并于股东大会后辞任董事会主席兼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职位。董事会宣布,待张勇于股东周年大会上重选为非执行董事后,张勇将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兼本公司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
公开资料显示,上述接替沈国军职位的张勇于今年5月8日正式接替陆兆禧出任阿里巴巴集团CEO。
消息浦出,银泰商业股价逆市连续翻涨,商业地产O2O新一轮话题再度引爆。
“阿里系”真正掌握银泰商业实权已是板上钉钉,银泰商业成为继阿里影业、阿里健康之后阿里巴巴O2O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坊间甚至传言,不久的将来,银泰商业或将改名为阿里商业。
关于银泰商业被“收编”之后的新的发展方向,以及银泰商业CEO陈晓东的未来去向,坊间也是猜测不断。
对此,陈晓东对记者回应称:“(我)将辞去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CEO及银泰置地董事长职务,专心做回商业的事情,这也是应股东和公司的要求做出的选择。银泰在O2O方面一直和阿里有合作,一如既往,张勇兼任董事长后一定会进一步推动(O2O的发展)。”
陈晓东的回应也证实了业内的猜测。“银泰以后还是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在公告张勇担任银泰商业董事长之前,银泰商业还在国内一家知名商业地产公司挖到了一位线下商业执行者担任副总裁。
“马云从来都不认为电子商务是阿里巴巴的一切,其通过互联网整合的是零售行业上下游关系。通过高管履新控制银泰,掌握绝对话语权,有助于两家企业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某资深零售业评论人分析道。
但他也表示,马云和沈国军虽然同为浙商出身,但两家企业的合并对整个行业来说不一定是好事。“这意味着电商势力范围对零售业的进一步侵蚀,这种倾向是很可怕的。电商或O2O,从来都是商业地产的充分非必要条件,不应该成为传统商业束手无策情况下的唯一出路。对整个行业来说这种发展路线不应成为主流。”
最现实的选择
在国内商业地产企业中,银泰商业是最早“触电”的。
早在2010年,银泰商业便成立了定位于时尚快销百货商品的大型电子商务平台银泰网,并于同年10月正式上线,形成百货、购物中心与电子商务并举的模式。随后,银泰与天猫自2013年“双十一”开始密切合作O2O业务。
但银泰网并不是银泰商业O2O业务的唯一出口。据记者了解,此前银泰商管中心下属的信息部门亦在尝试基于提升商业地产物业价值的O2O模式,其思路与大悦城类似。
而银泰和阿里合作成立的公司,野心并不仅止于提升银泰商业自身的活力和价值,其最终希望的是建立一套可复制和输出的商业地产O2O体系。
银泰商业的三种尝试,正是目前国内商业地产O2O最常见的三种模式。而据记者了解,银泰网成立至今长期亏损未见起色,CEO廖斌已经离职创业,现在的状态已经几近鸡肋;而银泰商管信息中心基于提升物业价值的O2O探索一直没有在内部得到足够重视,牵头的负责人也已经于今年年初离职。如今,银泰的商业地产O2O道路最终导向了与阿里的合作模式。
另一方面,纵观阿里每次开拓线下业务的尝试,也几乎都有银泰商业的身影。比如用支付宝钱包付款,线下选品、线上支付购买的消费模式探索,以手机淘宝和支付宝为合作载体推出购物虚拟卡等。
据接近阿里的人士介绍,在马云看来,单纯强调线上到线下(或线下到线上)的O2O实际上是个伪命题,未来线上和线下将融为一体。银泰商业对于阿里来说,更像是一个拓展O2O商业融合的试验田。
“阿里要做的是依托自身强大的平台做各类业务的开发。只要有平台,什么产业都可以做,但关键在于阿里需要落地的线下资源支持,不论基因还是体量,银泰无疑都是最合适的。”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线下平台的明显短板使得马云对银泰商业期待诸多,这也是2014年4月份阿里大张旗鼓入股银泰的原因。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有阿里的多方提携,银泰商业仍然是一家线下为重的零售企业,完全无法与阿里巴巴默契合作。
“从第二大股东到直接拥有更多的董事会话语权,也表明银泰商业的发展与马云的期望有距离。”上述评论人称。
此外,万达发力电商,也让阿里和银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紧迫感。
“对阿里来说,彻底把银泰商业变成自己的、掌握话语权才能在改造过程中无所顾忌,也才能使银泰商业发挥马云所期待的线下资源完全支撑,彻底打通线上线下整体业务发展。”该评论人称。
在银泰此次发布公告的5月18日当日,中国最大的国有商贸流通产业集团百联集团与上海电影集团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相关人士透露,此前阿里曾频频向百联集团抛出战略合作的绣球,只是根据阿里的一贯风格,有关方面推测阿里不会只满足于简单的战略投资,出于“合作后上海第一百货的所有者可能变成马云”的担忧,百联方面一直没有同意与阿里进行相关战略合作。
对阿里来说,没有线下实体,O2O就是空中楼阁,收购是一定的,而银泰商业成为阿里最现实、最理想的突破口。
而对沈国军来说,外界猜测其心思早已不在零售业务上了,对传统百货也不抱希望。在2015年公司年会上,沈国军曾公开抱怨:“银泰商业集团现在有8万多人,最近这几年,我们感受非常深刻,在传统零售业,我们经营情况非常好,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我们感觉到特别不爽。这么辛苦、这么多人才挣这么一点钱,在香港的估值也很低,随便弄一个互联网的东西,估值两三百亿元却很正常。”
有传言称,早在2013年银泰商业便有计划要出售,买方为万达集团。但由于沈国军想从上市公司里拿掉不少好的门店和资源,万达的高管团队反对,最终王健林选择放弃。
“银泰商业早晚要被卖掉。沈国军是投资人心态,银泰百货一直由职业经理人操盘,对生意人来说不赚钱的项目转手退出也是很正常的。”该评论人士指出,索性把百货商业交给阿里运营,对于银泰而言也是明智的选择。
共2页 [1] [2] 下一页
阿里“收编”银泰 平台之王如何玩转商业地产O2O
流量和客户资源是商业地产O2O转型关键所在
沈国军:流量和客户资源是商业地产O2O转型关键所在
商业地产O2O关键与核心
“腾百万”VS“阿银”: 商业地产O2O寡头PK赛
搜索更多: 商业地产O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