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趋势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业趋势 >> 行业态势 >> 正文
今年电商业难现大规模盈利
http://www.redsh.com 2013-01-29 红商网 发布稿件



  电商业的2013最终能否形成追求盈利的行业默契,真实地奔向“盈利”终点?

  探究

  2013年电商盈利仍是“各有麻烦”
 
  京东商城:

  POP平台业务成盈利掣肘
 
  京东商城的2013年盈利蓝图被刘强东勾勒得有血有肉,其宣称京东在2013年第四季度将实现盈利,销售规模将达1000亿元,并给出盈利提升的三方向:自营电商,开放服务和金融服务。

  刘强东表示,由于京东商城成本价低,以及客单价高,只需要将毛利率达到10%以上就能实现盈利。但是,按鲁振旺的分析,京东自营3C业务占据京东销售的一半,但毛利率仅4%-5%,如此低的毛利率商品实则无法满足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的平台建设;而京东自营的家电约只占京东规模的1/3左右,与苏宁电器的千亿规模大有差距,毛利率也才8%左右;购销式百货毛利率在10%-12%之间,但只占京东销售额的一成;以此计算,京东80%的销售,毛利都低于10%,只有百货在10%左右,由此短期内京东毛利不可能做到超过10%。

  至于刘强东提到的开放仓储、物流、客服体系数据等等实现盈利的多举措,业内人士表示,这确实是京东过去几年融资的大部分资金都沉淀在此的京东最有价值部分,但问题也在于所有上述业务都还是刚刚开始,依旧不能给京东带来利润。而京东所谓的金融、数据等多元化业务则更像是短期难以看到盈利贡献的“大饼”。
 
  当当网:

  主攻非3C高毛利率商品仍有压力

  当当网CEO李国庆透露已确定将非3C品类作为自我造血基地,以争取2013年达成季度盈利目标。上市以来,当当网只实现过两个季度的短期微利,实际上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盈利。

  李国庆确定的当当网的未来战略布局是未来3年内定位集中于中高端,品类版图上更为聚焦在图书、婴童、服装、日用百货等四大品类上,软百和数字业务则为培育性品类。显见,当当希望提高高毛利率商品比重来实现盈利。

  应该说,当当网求盈利的变革路径大体正确。此前当当主营图书,虽然享有图书领域市场份额第一的优势,但单件商品售价与手机、笔记本等3C数码产品相差甚远,使得当当销售数字一度难堪。李国庆还看到,3C品类尽管冲量可观,但毛利颇低,另外保修、服务、物流等成本均高于其他品类,若全力投入将会陷入长期止亏的困局,并不符合商业逻辑。

  由此,虽然当当选择主攻非数码3C产品的差异化战略可曲线突围,但压力也同样不小,首先是在激烈价格战的当前,当当图书无论是品类20%的毛利率还是39%的销售份额恐怕都已到达高点,大增长难现;而婴童等高毛利率商品早已是各家电商2013年的发力重点,血拼不在话下;服装则已被天猫、淘宝等在销售和营销上拉开层次,日用百货则是当当多年努力开拓的领域却难有大提升。

  苏宁易购:

  规模扩张仍是盈利软肋

  苏宁易购对盈利目标也有完整的设计。大框架是“沃尔玛+亚马逊”的未来目标,主要方向是扩充平台式电商商品种类,大力扩充3C以外品类,还有虚拟和金融产品。

  但实际上,在中国商报记者看来,加快销售规模的增长其实是苏宁易购2013年比实现盈利更重要的第一要务。

  过去的2012年,苏宁易购通过自主采购、开放平台、战略联盟、并购等多举措实现销售183亿元,但此数据虽然已是苏宁电器“不计成本砸出来”的成绩单,但尚不及京东商城销售的1/3,也已经是苏宁易购连续第二年未能业绩达标。

  此外,目前苏宁易购销售额当中50%来自家电,40%来自3C,只有不到10%来自综合百货等其他品类。而最后决定苏宁易购成败的除了综合百货品类能否成功外,也取决于用户体验能否提升。后者对于任何一家电商企业而言,没有至少两年以上的时间是无法完成的。

  同时,在平台业务上,目前苏宁易购陆续推出了国内最为优惠的开放平台入驻政策,但免费政策在迅速做大规模的同时显然将无限拉长苏宁易购的盈利时间表,此外苏宁易购近期更大力引入百货、彩票、金融保险等多个品类,但能否“一唱多红”也仍是疑问。

  国美在线:

  线上线下互搏影响业绩提升

  国美在线宣称2013年要实现盈利的动机主要来源于其线下实体门店亏损额过高,在未有更好盈利思路前当然只能指望线上的电商渠道赢回一些传统家电老大的“脸面”。

  但国美在线虽然有其线下家电的采购议价优势,线上线下业务也将协同发展,但预计最快半年、最迟一年实现盈利的预期显然过于乐观。目前,国美在线表态称要最先实现盈利的支撑在于通过完善和补充“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等供应链能力,达到服务提升和业绩提升。

  此前国美电商系已决定放弃国美电器在线下零售坚持的独立多品牌运营的策略,将旗下拥有的两个电商平台国美网上商城和库巴网做出整合。合并两个平台的目的也是在于实现电商业务的盈利,但其他电商的竞争会让国美在线盈利的实现变得非常痛苦。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记者 颜菊阳)

2页 上一页  [1] [2] 

十家受电商冲击最大的零售公司点评

电商大吞噬 十大传统百货遭遇末日危机

唯品会扭亏为盈:服装类电商的个案

上海五年规划未提电商 刘强东表示遗憾

整合电商左右手 国美在线“大瘦身”

搜索更多: 电商

责编: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