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近两年,量贩零食赛道异军突起,一跃成为休闲零食领域的“明亮之星”,众多资本纷纷投身于这一热潮之中。
此外,华创证券发布研报提到,2024年量贩零食渠道已占据中国休闲食品线下销售40%份额,规模突破1400亿元。预计到2027年,行业规模将达1547亿元。
诸多证据表明,当下,量贩零食赛道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大力追捧,如若鸣鸣很忙能够借机上市,无疑能够获得更高的估值。
不过,针对鸣鸣很忙此番迅猛之势,市场普遍认为,其有意争夺“港股量贩零食第一股”的头衔。
毕竟,9月下旬,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集团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与鸣鸣很忙打响港股量贩零食龙头地位的争夺战。
通常来说,“第一股”具有强大的品牌示范效应,市场往往会对首个上市的量贩零食品牌有着更深刻的印象。同时,基于其稀缺性,资本市场通常愿意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更高的估值溢价。
其中,作为A股中稀缺的量贩零食标的,万辰集团股价自去年8月以来累计涨幅超过750%,成为同期沪深北市场中涨幅最高的“妖股”。
对鸣鸣很忙而言,如若成功拿下“港股量贩零食第一股”的称号,其有望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发展机会。
更重要的是,目前,万辰集团已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如若抢在鸣鸣很忙之前,撬开港交所的大门,其将成为量贩零食领域的首家“A+H”双上市公司,带来的竞争压力不言而喻。
资本竞速
除了资本市场的“第一股”之争,作为量贩零食赛道的两大龙头,鸣鸣很忙与万辰集团在业务层面的较量同样激烈,门店规模、营收业绩等核心指标的比拼从未停歇。
最新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鸣鸣很忙拥有由16783家门店构成的网络,较2024年年末增长2389家,增速达到16.6%。其中,零食很忙拥有7594家门店,而赵一鸣零食的门店数量达到9189家。
此外,今年9月初,鸣鸣很忙透露,其全国门店数已突破2万家。
万辰集团同期表现也不逊色,2025年上半年其全国布局门店达15365家,其中,好想来单品牌门店达到14334家,老婆大人门店数量为1031家。
显然,在整体的业务版图上,鸣鸣很忙更具规模优势,不过,从单品牌门店数量以及规模增速表现来看,万辰集团则略胜一筹。
从业务模式来看,两家企业均以加盟模式为主。鸣鸣很忙的加盟门店占比达到99.9%,伴随门店扩张,2022年至2024年,鸣鸣很忙加盟商数量从1898家增长至14379家,到今年上半年末进一步增加至16759家。
而万辰集团的加盟店比例同样高达99.4%,2022年至2024年,其加盟门店的数量从160家增长至15098家,到今年上半年末进一步增加至15275家。
营收业绩方面,2024年,鸣鸣很忙实现营收393.44亿元,同比增长282.2%,公司净利润9.13亿元;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收入281.24亿元,同比增长86.5%;经调整净利润10.35亿元,同比增长265.5%。
对比来看,2024年,万辰集团实现总营收323.29亿元,同比增长247.85%,其中,零食饮料零售业务收入占比98.3%,达到317.9亿元,同比大增262.94%。
2025年上半年,万辰集团的总收入就达到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89%,零食饮料零售业务收入增长109.34%至223.45亿元。
可以看出,鸣鸣很忙在业绩绝对值方面始终保持领先,但万辰集团则以迅猛的增速,展现后发优势。
除此之外,毛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这一维度上万辰集团改善趋势更为明显。
招股书显示,鸣鸣很忙于2022年至2024年、2025年上半年分别实现毛利率7.5%、7.5%、7.6%及9.3%。
对比之下,万辰集团在完成转型之后,其毛利率从2022年的1.1%迅速增长至2023年的9.0%,2024年,其毛利率指标达到了10.7%,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值达到11.4%。
整体而言,当下,鸣鸣很忙在门店数量及营收规模方面,占据着先发优势,但万辰集团毛利水平、业绩增速表现同样突出。
而今,这场双雄之争已延伸至IPO市场,究竟是万辰集团率先赴港,还是鸣鸣很忙抢先上市?“港股量贩零食第一股”的最终归属,仍有待时间揭晓。
来源:观点网 龚丽欣
共2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