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村(原黄沙村)一名村干部表示,征地款现在已经到了村账户,等到分配下去,就会给大家买社保。
但很多村民不认同村干部的说法。他们认为,如果先征地,到时候不给村民们买社保或者要求村民们自己掏钱买社保,咋办?家里的地征完了,舍得酒厂又不招失地农民进厂打工,靠啥生活?
一位黄姓村民说,由于村民们强烈反对,舍得酒业扩产项目在黄沙村等村的征地工作几乎陷入停滞。企业施工队急了,2023年10月16日几十号人开着钩机推机,毁田平地,与闻讯赶来的村民们发生冲突。连续几个晚上,村民们通宵轮流守卫自家田地,防止舍得酒业施工队半夜上演“鬼子进村”狗血剧,“至今,村民们还担心两年前的强征强拆一幕重演。”
尽管房屋拆迁后有一些赔偿款,还提供人均30平方米的安置房,但一些村民感觉自己的生产生活颇受影响。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安置房小区名叫“醴泉佳苑”,在镇医院对面,但距离自己田地较远,走路要走30多分钟,干农活非常不方便。另外,安置房是毛坯房,装修要自己掏钱,他家8口人,三套房,每套房装修要花10万,总共要30万左右,而房屋赔偿款只有20万。
“舍得酒业用地‘先征地再谈买社保’的安置补偿办法,明显违规。”一些法律界人士认为,根据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自然资源厅2018年12月7日联合出台的《四川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施办法》,规定“即征即保、分类施保”等三项基本要求,明确要求“养老保险补偿费未足额筹集到位的不得批准征地”,征地时,必须编制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方案,筹集养老保障资金,审核养老保障人员名单等。
对于舍得酒业增产扩能项目引发的拆迁安置相关质疑等问题,记者给该企业公布的电子邮箱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复。
“漂绿”难止:规则缺失还是动机扭曲?
近年来,白酒行业的竞争格局日趋白热化。作为投资市场新型的评估系统,ESG理念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各白酒企业积极投入并参与其中,力求通过该评级中的表现为企业加分。ESG评级不仅关乎企业的融资能力、行业地位,还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社会形象。
一位ESG行业资深人士说,这是部分上市公司ESG报告“漂绿”的利益动机。
业内人士说,ESG报告本质上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载体,必须符合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原则。目前A股市场ESG报告整体上还是以自愿披露为主,尚未完全建立系统性的ESG规则体系。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熊川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归纳了企业ESG报告“漂绿”的两种情况:一是刻意披露一些虚假、有误导性的信息,使投资人或利益相关方产生误解;二是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完整,只说好的不说坏的等。
“目前很多企业披露的ESG报告,存在动机扭曲,比如部分企业视ESG报告为品牌公关工具(如某酒企ESG报告80%篇幅展示获奖证书);其次是能力缺失,中小酒企缺乏碳排放核算系统,仅能定性描述。”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锋毫不讳言地表示。
如何让ESG报告摆脱“漂绿”陷阱、发挥“第二财报”功能?重庆霁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志军认为:首先要明确一套行之有效的统一标准和评价体系;其次,在“双碳”政策的宏观大背景下,时机成熟了,应尽快推动ESG报告“应披尽披”。
此外,企业要有做“百年老店”的使命感、对投资人和利益相关方负责的责任心。特别是在头部白酒企业掀起扩产热潮的当前,对于酒企而言,项目用地征收过程中注重对弱势农民利益的保护,这种自律性和责任感,比黄金更宝贵。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刘大江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