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品营养科技(青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宜品集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由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和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宜品集团面临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压力,其中净利润同比跌幅超过40%。不过,最近三年宜品集团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业务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特医食品赛道“危”“机”并存,宜品集团当前亟须持续发力,优化营收结构,加强差异化竞争优势。
上半年业绩增长动能减弱
宜品集团专注于羊奶粉及特医食品两大领域,产品组合包括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特医食品、婴幼儿配方牛奶粉以及成人及儿童奶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以2024年的零售额计,宜品集团在中国羊奶粉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4.00%;同时在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7.60%。在中国婴幼儿特医食品市场中,宜品集团排名中国本土品牌第二,市场份额为4.50%。另据统计,中国羊奶粉及特医食品的合计零售市场规模于2024年达到480亿元,并预计将以12.1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9年的848亿元。
在行业前景看好的背景下,近三年宜品集团营收、毛利、毛利率连续增长。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宜品集团的营收分别为14.02亿元、16.14亿元和17.62亿元,毛利分别为6.33亿元、8.05亿元、8.7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5.20%、49.90%、49.90%。净利润表现相对偏弱。2023年出现大幅下滑。根据招股书数据,2022年至2024年,宜品集团的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1.68亿元、1.72亿元,2023年的同比降幅约为26.00%,2024年略有回升。
招股书同时显示,2025年上半年,宜品集团业绩增长动力不足,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降。其中,营收为8.06亿元,同比下滑10.34%;净利润5668.80万元,同比下滑42.57%。
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下滑还进一步体现在核心产品的营收上。数据显示,作为宜品集团的核心产品,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在2022年至2024年间对公司营收的贡献占比持续上升,分别为55.10%、57.40%和58.60%。但在上半年,该产品营收占比回落至55.60%,实现营收4.48亿元,同比下降18.58%;毛利为2.67亿元,同比下降17.04%。
对于2025年上半年营收的减少,宜品集团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包装更新暂时调整了发货节奏,导致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出货量下降。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收入的减少,主要是由于过渡至新包装,暂时影响了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额。
产品营收或过于依赖核心产品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三年,宜品集团特医食品业务表现突出,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成为驱动其业绩增长的关键引擎。
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间,宜品集团特医食品业务板块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3.3%,并于2024年实现收入2.19亿元。尽管特医食品板块增速迅猛,对比宜品集团2024年17.62亿元的总营收来看,其占比仍然较低,仅为12.43%。拉长时间线看,这一占比在2022年和2023年更低,分别仅为1.70%、8.10%。
宜品集团称,公司的战略重点为快速增长的羊奶粉以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业务,且已在这两大领域建立了稳固的市场地位。不过,在行业人士看来,宜品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收以及核心产品营收的减少,反映出其业绩增长乏力以及营收过于依赖传统核心产品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羊奶粉是宜品集团的传统核心产品,未来亟须优化营收结构,特别是在特医食品领域进行发力。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宜品集团原本以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主,但随着品类扩充和市场份额抢占,已构建了较为丰富的产品矩阵。对宜品集团来说,当务之急是如何打破产品营收相对单一的僵局,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机会很大,但仍需要时间。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