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人士看来,国药集团虽然改善了太极集团的经营管理,但品牌老化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证券之星注意到,早年间打造出了藿香正气口服液后,太极集团10多年来几乎没有爆款新药问世,一直靠吃“老本”。如今,太极集团旗下藿香正气口服液在市场上也不再是绝对优势。
根据太极集团年报,2024年,藿香正气口服液(全规格,下同)的产销量分别为0.96亿盒、1.05亿盒,2023年则为2.31亿盒、1.91亿盒。
证券之星注意到,除藿香正气口服液之外,2024年,太极集团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等的销量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不过,鼻窦炎口服液等产品销量增长明显,但难以拉动公司药品销量整体下滑的大势。
太极集团此前在业绩预告中解释称,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023年胃肠感冒类、抗感染类等药品销售基数较高,社会库存量同样较高,2024年胃肠感冒类、抗感染类等药品销量下降。
太极集团今年一季报披露的工业主要品种经营数据显示,除了神经系统用药营收增长外,其余产品线均大幅下滑,七大产品线的毛利率则全线下滑。

03. 补税风暴连锁爆发,四家子公司吞噬3亿利润
太极集团子公司陷入的“补税风波”,进一步拖利润后腿。
3月26日,太极集团对2024年业绩预告进行更正:归母净利润由下降82.67%修正为下降96.76%。彼时太极集团解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和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中药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药材公司”)根据当地税务检查和企业自查情况,西南药业、中药材公司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共计约10000万元。其中:西南药业需补缴所得税8000万元;中药材公司需补缴增值税及滞纳金2000万元。
从太极集团2024年年报来看,需要补缴税款的子公司不只西南药业、重庆中药材两家,还包括涪陵制药厂以及桐君阁股份。根据当地税务检查和企业自查情况,上述子公司于2024年缴纳税款合计7140.9万元,并预提税款及滞纳金合计23217.81万元。上述子公司于2025年已缴纳2024年预提税款及滞纳金合计约14315万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国药集团2020年入主太极集团时曾承诺,在本次交易完成后的5年内,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置换、资产出售、设立合资企业、变更主营业务、资产注入、委托管理等方式,逐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如今“五年之约”的时限也越来越近。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是太极集团“十四五”战略规划的收官之年。目前收入来看,距离500亿元营收目标仍有很大差距,能否兑现要到一个问号。
来源:证券之星 刘凤茹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