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降幅也是所有区域里最大的。
2024年,千禾西部区域营收从上年的12.29亿元降至11.2亿元,下滑8.89%,五个大区降幅最大,占总营收的比重超36%。西部地区作为公司“大本营”,2019年、2020年业绩贡献度还在50%以上,随着全国化推进,占比逐渐下降,但依然是业绩重镇。
该区域失速也意味着,千禾味业在“大本营”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认可度或有下降。另外,除南部区域外,其他区域营收也在下滑。
公司营收罕见下滑,但投入的宣传推广费还在上涨。
2024年,其销售费用为4.23亿元,同比上涨7.94%;销售费用率也增长1.5个百分点至13.76%,投放转化率不高。其中,促销及广告宣传费从上年的1.54亿元增至1.66亿元。
存货周转天数走高
千禾味业产品动销节奏放缓,存货规模也有所上涨。
2024年,公司存货规模从上年的7.49亿元升至8.93亿元,上涨19.23%;存货周转天数从120天增至153天,库存积压压力加大,运营效率降低。
相比同行而言这一周期较长,“行业一哥”海天味业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为54.63天,较上年的56.27天有所下降,平均不到两个月就能够完成从存货投入到生产再到出库销售的一个完整循环;恒顺醋业2024年前三季度存货周转天数为66.45天;ST加加2024年前三季度存货周转天数为133.73天。
去年9月的中期业绩会上,就有投资者质疑,走访商超发现,千禾的产品生产日期普遍较早,不少是2024年初甚至2023年底生产的,是不是经销商去库存面临较大压力?
转入2025年,还在调整阶段的千禾又添了“新烦恼”。
年初,公司陷入食安风波,又被消费者质疑“千禾0”产品是否真的“零添加”,引发负面舆情。
另外,3月国家新规明确,预包装食品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这对以“零添加”为核心卖点的千禾味业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两年过渡期内更换包装的成本及如何重塑品牌认知、找到新的产品亮点,都是其需要面对的问题。
来源:国际金融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