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亦课堂,研学促成长。4月7日下午,思念食品郑州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小学部55名师生,走进思念食品郑州生产基地,开展探秘传统美食现代化之旅研学活动。
通过实地参观智能化生产线、互动式探讨中原食品工业发展奥秘、食品安全趣味科普,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了中国食品工业从传统手工到智能制造的跨越式发展,深入理解了中原地区食品产业集群崛起的区位“密码”。


第一站来到了思念食品品牌馆,听着讲解员别开生面的介绍,同学们对企业近30年的跨越式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初创1.0时期的人工包制,到2.0时期半自动化的生产场景,再到如今的生产全自动化,变化翻天覆地。”讲解员指着墙上的历史照片墙说道。
紧接着,透过参观走廊的玻璃窗,井然有序的智能化粽子生产线映入眼帘,填米、裹叶、缠线,一系列工序行云流水,成型后经过高温蒸煮杀菌,再进行冷冻。“同学们看这里,这就是双螺旋冷冻隧道,机械包制成型的粽子便进入到这里冷冻,这款设备的中心温度可以达到零下37℃,能在20~30分钟的短时间内将产品的中心温度下降至零下18℃,随后再进入到立体冷库中,由冷链车运输到各大商超和咱见面啦。”
孩子们亲眼目睹了从人工包制到机械化作业的巨大跨越,他们听得认真、看得入神,并时不时发出惊讶、赞叹的声音。带队教师感慨道:“思念食品是我国食品工业腾飞的缩影,这次研学,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我国食品工业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的辉煌成就。”

随后,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同学们也了解到中原地区能够发展起众多食品工业的深层原因。中原地区拥有广袤而肥沃的平原,四季分明,气候适宜,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小麦、玉米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为食品工业提供了丰富且优质的原材料。同时,郑州地处我国中部,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铁路、公路纵横交错,便于原材料的输入和成品输出,极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此外,河南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还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这些区位优势共同促进了食品工业在中原地区的繁荣发展。
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在研学活动中进一步具象化呈现,“这样的研学比书本更生动!”带队老师感慨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食品企业,思念食品长期致力于下一代的食安教育,延续企业公益脚步,思念食品工作人员也为学生们准备了一场生动有趣的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小课堂,通过案例分析、趣味问答,同学们加深了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知,学习了诸如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日常生活中切实用到的小常识,同学们积极提问,踊跃回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思念食品创新性将公益研学与食安教育相结合,既展示了思念食品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的科技硬实力,也彰显了企业开放透明的社会责任担当。"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可触摸的课堂’,在孩子心中种下食品工业现代化的认知种子。"思念食品工作人员表示。
投身乡村教育、社会应急救援、公益研学······过去十年,思念食品在公益路上温暖前行,未来,思念公益也将持续承担社会责任,奔赴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