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茶花股份的实际控制人方面完成了第三轮减持计划,陈葵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397.2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64%,套现0.27亿元。
综上,三轮减持,茶花股份的实际控制人方面合计套现约1.45亿元。如果加上本次协议转让,预计将合计套现8.17亿元。
赚3.27亿却分红3.64亿
实际控制人方面大规模减持,往往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糟糕有关。茶花股份也是如此。
茶花股份于2017年2月登陆A股市场,当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0.94亿元,同比增长2.39%,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为0.88亿元,同比下降0.29%。
2018年至2022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0.69亿元、0.41亿元、-0.20亿元、-0.19亿元,呈现下滑至亏损之势,同期,公司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64亿元、0.65亿元、0.38亿元、-0.25亿元、-0.20亿元,同样呈下降趋势。
往前追溯,2013年至2016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0.88亿元、0.90亿元、0.91亿元。对比发现,上市之后公司净利润明显变脸。
营业收入方面,上市之前的2013年至2016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13亿元、6.22亿元、6.80亿元、6.71亿元。上市后,2017年至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20亿元、7.63亿元、7.87亿元、6.90亿元、7.99亿元、6.76亿元。上市之后,营业收入基本上是在7亿元左右徘徊,止步不前。
2023年前三季度,茶花股份实现的营业收入为4.91亿元,同比下降1.41%,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24.05万元、-23.17万元,同比增长134.40%、97.86%。其中,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1.65亿元,同比下降3.67%,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亏损101.99万元、160.16万元。
茶花股份主要从事以日用塑料制品为主的家居用品的研发、生产、销售,2023年上半年,公司塑料制品产销量分别为1.12万吨、1.15万吨,库存量5131.19吨。非塑料制品产销量分别为1986.92吨、2015.96吨,库存量为655.75吨。
Wind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3年前9个月,茶花股份实现的净利润累计数为3.27亿元。
不过,盈利能力较低的茶花股份,似乎并未千方百计改善经营现状,而是忙于分红。上市以来,公司累计派发现金分红3.64亿元,已经超过净利润累计数。其中,2016年度、2017年度分别分红0.48亿元、0.60亿元,分红率为39.22%、60.98%,2018年、2019年分别派发红利0.48亿元、1.47亿元,分红率分别为71.43%、206.9%。2020年,公司分红3668.25万元,分红率88.24%。2021年、2022年,因为连续亏损,公司才没有分红。
备受质疑的是,2023年上半年,茶花股份的净利润为426.03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37万元,公司也宣布中期分红2418.20万元,分红金额占净利润的比重高达567.61%。
上市以来,茶花股份累计分红3.64亿元,最大的受益者陈冠宇家族,大约分走2.5亿元。
综上所述,减持、协议转让、现金分红,多措并举,陈冠宇家族累计套现的金额可能达10.67亿元。
令人担忧的是,实际控制人方面忙着套现的茶花股份如何才能走出经营困境。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