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2023年前三季度亏损额,华民股份近7年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超4.6亿元,陷入业绩“黑洞”。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0月23日,深交所向华民股份发出监管函,2023年1月31日,华民股份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950万元至1350万元。由于上市公司披露的预计净利润,与2022年经审计的净利润差异较大,华民股份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计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需要注意的是,10月21日,华民股份发布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欧阳少红持股1.32亿股,其中73.48%处于质押状态。
投资约40亿项目投产在即
面对种种不利局面,华民股份依然信心满满。
2023年半年报中,华民股份表示,未来随着产业链价格趋稳,公司产能有序释放,以及在手订单陆续交付,公司盈利能力将持续得到大幅提升。
11月15日,华民股份与琏升光伏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一致同意在供应链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琏升光伏聚焦高效异质结(HJT)太阳能技术,践行低成本、高效率的异质结电池与组件量产技术,注重建设长期、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华民股份战略性布局“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项目”“HJT电池专用单晶硅片项目”,可同时满足TOPCon、HJT、xBC等高端电池的需要,在产品生产及供应方面具有较强的执行及管理能力。
华民股份表示,此次协议签订,有利于深化公司与琏升光伏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双方的技术、生产、运营等优势,实现合作共赢。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华民股份前瞻性锚定下一代主流电池技术,投资建设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项目及HJT电池专用单晶硅片项目。
据了解,华民股份全产线的装备配置先进,大炉型占比100%,设备迭代风险低。先进的单晶炉、切片机等生产设备可以提高公司生产制造效率、工艺技术水平和满足客户柔性化需求能力,在硅片产品升级换代方面具备更有利的兼容性和后发优势。
2023年前三季度,华民股份研发费用达1559.88万元,同比增长200.82%。
华民股份介绍,公司拥有210大尺寸单晶硅棒、超薄单晶硅片及210以下各规格尺寸整片和半片的研发、生产能力,可同时满足TOPCon、HJT、xBC等高端电池的需要,契合客户高品质、定制化、柔性化需求。高效N型单晶硅片具有大尺寸、薄片化、低硅耗等优势。
6月11日晚间,华民股份发布公告称,鸿新新能源拟对外投资建设年产10GW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项目二期及新增10GW硅棒4GW硅片项目,项目总投资额约40亿元。
华民股份总经理夏宇表示,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日益增加。项目扩产的顺利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公司在拉晶和硅片环节储备的产品技术、生产管理经验和优质上下游客户资源优势,助力公司新能源战略再上台阶。
近日,华民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上述项目预计于2023年11月下旬投产。目前公司已与地方政府签署投资协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鸿新新能源将具备20GW硅棒及14GW切片产能。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