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22亿元、27.13亿元、33.64亿元,同比增长12.14%、7.58%、23.99%。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64亿元、0.22亿元、0.72亿元,同比变动-49.52%、-65.98%、228.29%;扣非净利润为0.29亿元、-0.24亿元、0.08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377.79%、-183.87%、134.26%。
近三年中,净利润连续两年下降,2022年大幅增长,但仍然不及2019年;扣非净利润则大幅波动,2021年还出现了亏损,2022年回升,但与2020年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存贷双高”隐藏异常
万安科技的经营、财务数据存在一些异常。
万安科技正在推进定增募资事项,拟募资不超过7.3亿元,用于新增年产50万套铝合金固定卡钳项目、新能源汽车底盘铝合金轻量化建设项目等建设,并使用1亿元募资补充流动资金。年产50万套铝合金固定卡钳项目、新能源汽车底盘铝合金轻量化建设项目计划投资金额分别为1.63亿元、8.46亿元,共计为10.09亿元。
募资中,将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是否有必要?
截至2023年6月底,万安科技账面货币资金为8.20亿元,对应的短期借款4.20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75亿元、长期借款0.17亿元,长短期债务为6.12亿元,与年初的6.05亿元相比略有增加。
上述财务数据显示,万安科技的资金较为充足,为何会出现“存贷双高”局面?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为何还要使用募资补充流动资金?是否存在货币资金使用受限、潜在限制性用途或被其他方占用等情形?
关于上述两个募投项目,也存在异常。
据披露,新能源汽车底盘铝合金轻量化建设项目由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万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万安”)实施,建成后新增年产80万套汽车底盘铝合金轻量化产品的生产能力。该项目与年产50万套铝合金固定卡钳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4.30亿元,预计毛利率分别约为18.80%、17.55%。
问题是,万安科技的产能利用率不高,2022年各产品产能利用率均低于70%。2023年一季度,公司气压制动系统产能利用率为45.49%,产销率为134.85%,产销率较高主要系存在购入部分外协产品对外销售。
异常之处在于,既然产能利用率低至45.49%,为何还要外购部分外协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下,募资扩产有何意义,产能如何消化?
深交所就万安科技申请定增事项发出审核问询函,其中重点问询在现有产能利用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募集资金扩大产能的必要性,是否存在产能消化相关风险。深交所要求万安科技结合公司在手订单或意向性合同、竞争对手、同行业同类或类似项目情况、募投项目收益情况的测算过程、测算依据等,说明募投项目效益测算的合理性及谨慎性。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