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成营收用作销售受关注
暂且不谈诺辉健康销售数据有没有造假,单纯从公司披露的经营数据,公司也受到市场质疑。
2015年,诺辉健康在浙江杭州成立,是中国首家专注于高发癌症居家早筛的生物高科技公司。
2021年,公司领先行业首个实现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
目前,公司已经上市销售的三款产品中,常卫清是中国目前唯一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癌症筛查产品,完成了中国目前唯一癌症筛查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适用于40—74岁的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幽幽管是中国目前唯一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幽门螺杆菌消费者自测产品。噗噗管是中国首个获批的便隐血(FIT)居家自测器。
传统的肠胃筛查,主要通过肠胃镜进行侵入式检查,诺辉健康的产品优势在于,其试剂产品主要基于粪便样本,更具有便捷性。因此,诺辉健康的产品受到了不少患者欢迎。
据披露,诺辉健康的产品销售渠道主要是医院、药店和体检机构等。
依靠三款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产品,诺辉健康营业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为0.19亿元,净利润为亏损2.25亿元。2019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0.59亿元、0.71亿元、2.13亿元、7.65亿元,同比增长211.88%、20.34%、201.60%、259.12%。
然而,与之对应的净利润的数据却有些难看。2019年至202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亏损1.06亿元、7.89亿元、30.85亿元、0.79亿元,四年合计亏损40.59亿元。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严重背离,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公司销售费用偏高。2019年至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0.76亿元、0.65亿元、2.71亿元、5.55亿元,四年合计为9.67亿元。四年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合计数的87.35%。其中,2019年、2021年销售费用均高于营业收入,2022年,销售费用占营收入的比例最低,也达到72.55%。
根据年报,公司销售费用主要为员工成本及促销推广开支。
今年上半年,诺辉健康预计扭亏为盈。根据业绩预告,上半年,公司总收入预期介于8亿元至8.37亿元,同比增长区间为254.2%至270.8%,毛利率预期介于87.3%至94.3%,经调整净溢利逾4500万元。这是公司首次录得12个月经调整净溢利。
备受关注的还是销售费用问题。
诺辉健康核心产品常卫清,单人份在临床渠道的出厂价是1200元—1600元,在DTC渠道(包括保险公司、健康管理公司以及电商的第三方平台)的出厂价是600元—1200元,在民营企业的出厂价是300元—500元。
Capital Watch则在做空报告中指出,常卫清“出售给爱康国宾的销售单价为260元/人份(含检测、快递费等)”。
同一款产品的价格为何如此悬殊?公开信息显示,诺辉健康方面回应,因为进院花费了更多的推广宣传教育投入,由公司承担。体检的这部分费用则由机构自行承担,所以低很多。
销售费率整体上高达87.35%,是否合理?诺辉健康是否会本次医疗反腐重点关注对象,值得继续关注。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