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商报
紧急回国“救火”的李卫国似乎已有成效。
半年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东方雨虹(002271.SZ)实现营收168.52亿元,同比增长10.1%;净利润13.34亿元,同比增长38.07%。在2022年交出史上最差成绩单后,东方雨虹的业绩终于实现回升。
东方雨虹由李卫国一手创立,27年前,他因为住房漏水发现商机,投身商海一步步打造出如今的“防水茅”。他立誓要打造“百年企业”。
然而,在房地产行业深入调整下,身处产业链上游的东方雨虹也难独善其身。二级市场的表现体现的尤为明显,截至2023年8月11日,东方雨虹市值为726亿元,较2021年的1618.89亿元巅峰蒸发约893亿元。而李卫国个人财富也较高峰缩水约201亿元至164.62亿元。
业绩回升的东方雨虹隐患犹存。2023年上半年,其应收账款依旧高增,截至期末,高达136.76亿元,期内增加约2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提高到27.76%。
今年3月6日,李卫国通过月刊发文勉励员工,他表示:“于东方雨虹而言,要实现打造‘百年企业’的豪情壮志,不只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奋战,更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征程跋涉。”
从养猪到“防水第一股”
湖南常德是个神奇的地方,常德人擅长经商,李卫国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李卫国是村里的第一名大学生,大学期间,他便早早展现出了经商天赋,他联合几名同学创办了养猪场,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当时的李卫国认为,养猪并非长久之事,1989年大学毕业后,他还是服从调剂,被分配至长沙县职业中专任教。
由于表现出色,李卫国的仕途十分顺利,1992年,他被调入湖南省经济管理学院任教,次年,又被调到湖南省统计局。
在统计局工作的那些年,李卫国分得一间顶楼的宿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宿舍漏水,修了许多次都修不好,李卫国灵机一动,发现防水材料或许是个商机,一番研究后,1995年,他抛弃“铁饭碗”,毅然辞职下海创业,创办长沙长虹建筑防水工程有限公司,专门研究防水涂料。
当年的防水材料不难做,难的是市场。李卫国十分勤奋,他靠着嘴皮子与不懈的努力,终于赚到了第一桶金,渐渐的,他的公司也在湖南越做越大、名气越做越响,但李卫国的目光却很长远,他想走向全国。
1996年,李卫国受邀在北京参加一个防水专业研讨会,机会不易,为了拿下一个工程,他反复辗转几个月,决定无偿承建,最终成功打响名声,并顺利揽下了人民大会堂、中华世纪坛等项目,为他开启了以防水工程为单独工程的新模式。
鸟巢、水立方、大兴机场、港珠澳大桥、京张铁路、京沪高铁等,一大批中国标志性建筑、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有李卫国和东方雨虹的身影。
2008年,东方雨虹登陆A股市场,成为防水第一股。2010年,东方雨虹营收首次迈入10亿级别,并揽下万科、恒大、龙湖等大客户。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崛起,东方雨虹越做越大,一路扶摇直上,连续十几年,营收及净利均处于双增态势,2021年,其实现营收319.3亿元,净利润42.05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防水行业领头羊。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