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商报
芯片设计企业北京君正(300223.SZ)经营未达到市场预期。
7月27日,北京君正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公司预计盈利2.01亿元至2.4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亿元左右,同比减少幅度超过50%。
2022年,北京君正的的盈利数较上年也明显下降。业绩连续下降,公司解释称,工业、汽车等行业市场需求下降。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北京君正的股东频频减持套现,包括实际控制人刘强、一致行动人李杰在内的股东频频减持。据粗略估算,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累计套现超过40亿元。
二级市场上,北京君正的股价波动幅度较大。2018年10月,股价不到20元/股,2021年7月29日,盘中股价最高达199.97元/股,这期间涨幅达10倍左右。而到今年7月28日,股价跌至84.12元/股,较2021年7月29日高点下跌了约58%。
需求不振净利再度下降
北京君正的经营业绩仍在下滑。
根据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北京君正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预计数为2.01亿元至2.4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11亿元减少3.10亿元至2.71亿元,同比下降幅度为60.73%至52.97%。公司预计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1.88亿元至2.2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97亿元减少3.09亿元至2.70亿元,同比下降62.18%至54.19%。
今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前三个月,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0.69亿元、1.15亿元,同比下降24.36%、50.50%。
对比一季度报告数据及半年度业绩预告发现,二季度,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的预计数分别为0.86亿元—1.25亿元、0.77亿元—1.16亿元。
北京君正是一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芯片产品的研发与销售等业务,公司主要产品线包括微处理器芯片、智能视频芯片、存储芯片、模拟与互联芯片,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与医疗、通讯设备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对于今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下滑,北京君正解释称,受总体经济形势的影响,工业、汽车等行业市场需求下降,公司总体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今年上半年的非经常性损益约为1288万元,较去年同期1449.01万元略有减少。综合上述因素,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
往前追溯,2022年,北京君正实现的营业收入为54.12亿元,同比增长2.61%,净利润为7.89亿元,同比增长-14.79%。
在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中,北京君正曾解释称,汽车、工业、医疗等行业市场保持了良好的需求态势,公司在行业市场的销售收入实现了较好的同比增长;同时,受消费类市场整体需求下降的影响,公司面向消费领域的产品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同比均有所下降。
北京君正于2011年登陆A股市场,其经营业绩一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上市之前的2010年,公司净利润曾达0.89亿元。2011年至2013年,净利润分别为0.64亿元、0.48亿元、0.26亿元,连续三年下降,2014年,净利润转为亏损,当年亏损额为0.10亿元。2015年至2018年,净利润仍处于低位徘徊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至2019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为持续亏损,2019年,亏损额为0.03亿元,明显收窄。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