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中,高毛利率产品一般有这么几种代表:产品竞争力很强供不应求;产品定位高端如茅台酒;产品价格虚高靠营销、渠道、“割韭菜”等驱动。
那么,美康股份的高毛利率产品是否很有竞争力?从业绩规模不及同行的事实看,公司的高毛利率并没有带来营收规模的扩大。2022年,美康股份1.85亿元的营收在6家同行公司中垫底,且显著低于排名倒数第二的麦迪科技。
招股书显示,美康股份的销售费用率也远超同行公司均值。2020-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2,626.47 万元、3,497.91万元和3,725.1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0.83%、22.32%和20.08%,远超同行可比公司均值 14.58%、13.42%、13.27%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远低于销售
上文提到,美康股份的销售费用率远超同行可比公司均值,这是否意味着公司业绩靠营销驱动?
招股书显示,美康股份的研发费用率也高于可比同行公司均值。2020-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3,520.12 万元、3,908.21 万元和 3,952.20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27.91%、24.94%和 21.31%,超过同可比同行公司均值 12.47%、12.96%、15.42%。
尽管美康股份的研发费用率均值高于同行公司均值,但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在下降,而同行公司的均值呈上升状态。
销售费用率及研发费用率都较高,那公司业绩是靠研发驱动还是靠营销驱动,或皆而有之?根据现有资料难以判断,但美康股份销售人员的平均年薪远超技术人员。
2022年年末,美康股份销售人员为102人,销售费用中的职工薪酬为3,059.84万元,员工平均年薪约为30万元;2022年年末,公司研发人员为207人,研发费用中的职工薪酬为3,676.47万元,员工平均年薪约为17.76万元。简单计算,2022年销售人员平均年薪比技术人员高68.91%。
屡次违反公司法强制规定
1997年成立的美康股份,成立26年来不仅营收没有实现重大突破,而且历史上多次违法强制性法律规定,尤其是去年还违反《公司法》。
招股书显示,1997年美康有限设立时,股东Harmony North America,Inc.以10万元的技术出资,合计占注册资本的 57.5%。但该技术出资未进行评估,不符合当时有效的《公司法(1993年)》关于“对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必须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的规定。
大股东出资都能够无视最基本的《公司法》,那公司如何更好地合规经营?如果说26年前公司成立时规模小,合规意识淡薄,倒也是一个理由。不过在去年,美康股份再次违反了《公司法》的强制规定。
招股书显示,2022年美康有限吸收合并成都美康时,两家公司未逐一通知债权人,不符合《公司法》关于“公司合并,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的规定。
此外,根据《公司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当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值时,是不能进行现金分红的,然而美康股份却在未分配利润连续两年为负值的情况下大手笔现金分红。
来源: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各年初,美康股份未分配利润分别为 -8019.86万元、-5955.38万元和-4760.21万元,各年末的未分配利润分别为-5955.38万元、-4760.21万元和5830.53万元。
在未分配利润连续为负值的情况下,美康股份2020-2022年进行的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812.75 万元、3871万元和1200万元。
对于未分配利润为负的形成原因,美康股份解释称是对2018年2月、2020年1月两次股权转让追溯确认了较大金额的股份支付,即当时应该确认股份支付但没有及时确认。具体为:(1)2018年2月,WK、重庆美彤将其持有的成都美康合计20%股权转让给新鑫美康,确认股份支付10630.80万元;(2)2020年1月,WK决定出售所持公司股权,将持有的成都美康5%股权转让给四川美康管理团队,确认股份支付400.15万元。
对于超过1亿元的会计差错,对于股份支付这么基础性、常见的会计处理,美康股份如何做到没有发现,公司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还有待考证。
来源: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新浪证券 作者:IPO再融资组/靳泽
共2 页 上一页 [1] [2] 第1页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