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减值损失,其中可收回金额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
有业内审计师向记者表示,在生产线长期处于半闲置的状态,且实际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远低于计划收入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固定资产减值迹象已经非常明显。
存货高企
跌价准备计提存疑
存货亦可反映出厚普股份产能利用率不足、销售不畅的问题,其跌价准备的计提存疑。
2017年以来,厚普股份存货占各期总资产的比例逐年上涨,存货周转率整体持续下降。截至2022年末,厚普股份存货账面价值高达6.93亿元,占到了总资产的30%;存货周转次数仅为0.9次,不到2017年的一半(图3)。
从存货结构来看,发出商品占比最大,2022年末金额已经达到了3.54亿元,占到了存货的一半以上(表5)。
年报显示,厚普股份采用订单式生产,生产部门按照“以销定产”的模式组织生产,在公司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以后,根据产品的供货时间要求、生产复杂程度及生产周期统筹进行生产安排。公司发出商品的形成、期间的长短和规模的大小,主要依据销售合同中关于产品交付、安装和验收的条款约定,同时受到货物运输、安装工程和客户验收周期的影响。
一直以来,公司的生产模式和收入确认方式没有发生变动,而发出商品的增长并没有带来收入的持续增长。厚普股份2017年、202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39亿元、7.14亿元,几乎相当,但是发出商品金额增长了3倍以上。
对比前期来看,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公司上市之初发出商品验收周期为通常3~5个月,但是2021年年报问询函回复公告显示验收周期为通常2~9个月,出现明显延长。
厚普股份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也要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2022年,厚普股份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仅为3.08%,低于蜀道装备的4.19%,更低于富瑞特装的14.25%(表6)。
1.71亿应收工程款
五年未计提任何减值
公司的其他非流动资产同样存在较高的减值风险。
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其他非流动资产”列示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金额为1.71亿元。而该项目的实施还要追溯到6年前。2017年底,子公司厚普工程完成并向业主单位盘锦俊谊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交付37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且并网发电。由于光伏行业政策的变化,盘锦俊谊科技等项目公司无法将光伏电站出售变现,导致无法向厚普工程支付工程款,该光伏项目的工程施工成本合计1.71亿元。随后该光伏电站项目由厚普工程代管直至今日,这期间未计提任何资产减值。
项目公司之一的盘锦俊谊科技,曾于2017年与厚普工程签订了一份总价为6000万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合同。据查,该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注册资本仅200万元,实缴资本为0。其大股东四川省华峻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同样为小微企业。也就是说,项目公司可能不具备支付能力。
在补贴退潮、光伏上网电价下调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光伏行业的光环逐渐褪去,下游EPC项目整体盈利水平普遍下降。光伏技术的更迭同样加速落后产能淘汰。国泰君安证券研究表明,技术变革带来设备更新迭代,硅片设备更新周期3~4年,电池片设备更新周期2~3年,组件设备更新周期1.5~2年。在此情势下,6年前的光伏项目能变现多少呢?
对于该光伏项目的价值评估,一位审计师分析,“要看当初投建的可研报告或预测报告,也要看产线技术是否过时,如果不及预期,就存在较大减值风险。”
资产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资产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的成败。一般而言,资产的价值取决于未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大小。目前来看,厚普股份部分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已经发生背离,天然气加注设备生产线整体利用率不足50%,营收增长停滞的情况下存货持续高企,其他非流动资产潜藏着拖欠了五年的1.71亿应收工程款,资产质量令人担忧。
来源:证券时报 记者 司维 共2页 上一页 [1] [2]
|